您当前的位置: 绿色田野 > 致富路上
残疾人在来料加工业中一路汗水一路歌
发布时间:2008-06-30
残疾人在来料加工业中一路汗水一路歌

  他们是残疾人,是党和政府年年救助的群体;是社会关爱的群体;是家庭健全人和亲戚朋友时时牵挂、常常扶助的群体;就是这个群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人不甘于贫困而走出家门外出找工作,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常常被招工单位拒之门外,成为就业竞争中首先被淘汰的人;有些人天天忙碌于田头地间,奋力劳作,试图做好山水文章,但面临穷山恶水,劳动功能不全的残疾人又怎能凭自己的劳动发家致富?外出务工遭淘汰,在家务农受限制,即便身怀感恩之心想为社会作贡献、为家庭创造财富,即便有坚定的信念和勤劳纯朴,自强不息,迎难而上的品质,但残酷的现实还是让他们屡战屡败。2004年,党和政府确立的来料加工业为他们指明了勤劳创收的希望之路,简易、便学、无本的来料加工业足以让他们足不出户就能挣到养家糊口的钱,残疾人满怀喜悦之情积极投身来料加工队伍,用勤劳的双手为家庭增收致富,所以我们欣喜地看到一批残疾人活跃在来料加工战线,绘就了残疾人在来料加工业中一路汗水一路歌的美好生活图景。

  如:星光村张富林妻双双都是残疾人,原本贫寒的家境,既要赡养父母,又要抚养小孩,债务压得他喘不气来,妻子不仅视力极度低下而且弱智,根本不能单独料理家务和照顾孩子,所以只能靠政府的救济才能解决一家人的温饱问题。2004年,来料加工的春风吹来,张富林欣然加入了来料加工队伍,开始为经纪人徐志荣天堂伞厂做吊伞,成了我乡最早从事来料加工的人。可以说当人们沉醉于上山砍柴卖,上桌打扑克之际,他已一心一意做来料加工,经过四年的磨练,如今他已掌握了一整套的吊伞加工技术,原来一天能吊伞三十把左右,赚钱八至九元,如今每天能吊伞八十多把,加工费每天达三十多元。在他的耐心帮助下,妻子也慢慢学会了吊伞,2006――2007年度他与妻子一起做来料加工收入达一万余元,一年的净收入超过了一些外出做粗工的人;村民们看到这一家人整天忙忙碌碌,生活非常充实,一年忙下来也能赚那么多钱,家务、赚钱两不误,都纷纷拿起针线到他那儿学吊伞,如今在张富林的带动下星光村已发展成为一个来料加工专业村。

  上严村严贞兰原来是威坪镇丝厂职工,十多年前,在山体滑坡丝厂缩室倒塌事故中受重伤,造成下肢二级残疾,顷刻间,使一个月工资一千余元的健全人丧失了劳动能力,巨额的医疗费用使一个生活富裕的家庭陷入了困境;而严贞兰因下肢残疾不能站立行走,不能做事无经济收入,性格变得封闭烦躁,搞得全家鸡犬不宁。经纪人高团花得知情况后,就给她送去了来料加工产品毛毛球,从此,她开始安心做起了来料加工,三年来,她天天做毛毛球,每天能赚20多元钱,生活变得充实而快乐。

  还有金塔村残疾人江雪萍一家是个老幼病残,依赖政府救助生存的家庭,全家5人,公婆都已七十多岁,婆婆肢体三级残疾,丈夫是听语一级残疾且患鼻癌,每年都要化疗,儿子才七岁,全家没有一个正常劳力,2005年至今,全家人都在做来料加以维持家用,虽然劳动力弱,但一年也能赚一千多元钱。

  类似事例在我乡还有很多,我们欣慰地看到:一批自强、自立的残疾人终于在来料加工这一普天盖地的百姓产业中实现了自已的就业挣钱的梦想,不仅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凭借来料加工为家庭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切实提升了自己的生活品质,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唐巧女  叶扶芝)

千岛湖新闻网 责任编辑:方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