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小介:宋村乡的白云溪村是由原来的下洪川、王家庄、桐树湾和庙畈4个村合并而成的,现有村民386户、1250人,村中主要劳动力50%在外打工和经商。全村有耕地面积594亩、山林面积15521亩,有桑园420亩,去年桑茧收入150万元,是宋村乡的蚕桑专业村。去年该村农民人均收入4037元。
一走进白云溪村,记者惊叹于这里风景的优美,村里白墙黑瓦的房子背靠翠绿的山峰,面临白云溪河流,有些以木结构、竹结构建造的房子,挂着红红的灯笼,靠在溪边,从溪流的对岸看过去,有点像吊脚楼的味道,显示出山村的古朴。沿着村庄走就像走进了画里一样,小桥、流水、园地、古树让人陶醉。
在路上记者碰到了该村的村支书王志林,便与他聊起了村里的一些情况。说起村里以后的发展情景,王支书满怀信心地说:“现在我们村有两个设想,一是把我们白云溪村建成省级农家游示范村,力争在2010年实现。二是把我们村的一种土柑橘――津甜子扩大种植规模,打出自己的品牌。目前正在为这两个设想而努力。”
白云溪村整个村庄都坐落在白云溪漂流两岸,白云溪漂流的红火也带动了白云溪村的农家游。目前,白云溪村已有15户专门从事农家游的农户。“在漂流旺季的时候,这里的农家游生意很是红火,特别是在七、八月份的时候,那时学校也放假了,很多城里的游客都想到大自然中,与水为伴。周末来漂流的游客一天就有一千多人,村里办的农家游生意家家都很火爆,如不提前电话预订,还订不到位置呢。村民也都自发地把桑莓、甜玉米、土鸡蛋等土特产拿到景点出售,这可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村里河道的石头很多很大,村里根据旅游专家的建议,想把河道的石头通过设计做成石头公园,供游人观赏、游玩,目前还是构想阶段,还没有开发,相信通过乡村旅游市场的扩大,我们的设想一定会实现的。我们还要加大对石斑鱼的管理力度,培植石斑鱼养殖基地,使石斑鱼成为乡村生态游一景。”村支书王志林兴致勃勃地说。
“正是依托白云溪漂流,使得我们村的农家游搞得红红火火,土特产得到很好的销售,村民们也都非常地爱护白云溪漂流段两岸的一草一木、一沙一石,注重村里的环境保护,使得我们村农家游品味不断得到提升。为此乡里领导也非常支持我们村的农家游,还邀请了省旅游科学设计院对我们乡的乡村旅游进行规划,编写了《宋村乡村旅游策划》一书,以白云溪村为首,依托白云溪漂流带动周边村发展农家游,吸引投资商对我乡旅游业进行有序的科学开发。相信在乡政府的支持下,在2010年我们白云溪村一定会成为乡村游农家游的引领和示范,并建成省级农家游示范村。”
王支书说起村里未来的发展前景,很是兴奋,村里的第二个设想,那就是他们村盛产一种全省稀有的名叫津甜子的土柑橘。这种稀有的津甜子个小,跟冰糖橘差不多形状,皮很薄、味道鲜美,带有一点酸味,这是其他的柑橘所没有的味道。目前全村初步统计有津甜子树300棵,集中在一起的话有10亩左右。由于村民很少管理这种橘树,所结的津甜子样子不美观,橘皮上有很多的斑斑点点,产量也不是很大,大家一般都不出售,只留着自己吃,有的村民家里产量多,有游客来游玩的时候,请他们吃这种橘子,吃过之后都赞不绝口,觉得以前从来没有吃过味道这么鲜美的柑橘。村里领导也发现了这条商机,他们决定鼓励村民种植这种稀有的柑橘树,并以实际行动帮助村民,把村民种植的津甜子以一元多钱的价格收购,为村民寻找销售渠道,目的是为了打造津甜子这个品牌。
“我们村目前种植的这三百棵柑橘树,如果管理得好,一棵种植了20多年的柑橘树一年结子200-300斤,每斤按两元价格来计算,一棵可产生经济效益500-600元,这是我们根据津甜子在全省的稀有和它独特的味道,所做的估价,如果打出名气,有自己品牌的话,都不止这个价格。村里有人在杭州吃过一种味道跟我们村种植的津甜子差不多的柑橘,要7元一斤。村里这种柑橘树一般要8年结果,10年可结子100斤左右,所以比较稀有。要把这种津甜子进行大面积种植,打造出自己的品牌,还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肩上的责任很大。”
走出村庄,望着湍湍流淌的白云溪,我想白云溪畔的村民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的。(见习记者 义永华)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叶青 方耀
三农政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