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小介:宋村乡宋村村位于该乡地理位置的中心,为乡中心培育村,由前山自然村和宋村自然村组成,全村共有农户270余户1560余人。远近闻名的白云溪在村子中间缓缓流淌,既是两个自然村的分界线,又将两个村庄有机地联接。
乘车行至村口的大桥上,就可以远远地领略宋村村的全景:左边离大桥近的是下前山自然村,一溪之隔的稍远处则是宋村自然村,两个村子就像长在枝条上的两片叶子,左右相望,位置相错,却又相互映衬。
村子中间缓缓流淌的那条小溪,便是白云溪。溪中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黄褐色、表面光滑的天然石头。这些石头或将溪水围成了形状不一的深潭,或将溪水拥成浅浅的急流。深的地方水色又绿又蓝,仿佛一块无瑕的玉石;浅的地方却清澈透明,如此美丽的溪水让人一看便心生欢喜。村口的溪岸上更有一排粗壮的香樟树,绿绿的叶子,映衬着碧碧的溪水,加上远近层叠的房舍,就是一幅优美的江南山村图。
宋村村隔水面山又靠山,做生活难免要到溪对岸的山地,于是过溪的小桥也是生活必需,在这里的白云溪上就有3座小桥,都是古朴简单的水泥桥,已经有好些年了,微微泛白的小桥,为村子平添了几分诗意。
在宋村村的田间地头走着,看见最多的是绿茶园。村子大桥头就有一片大茶园,高高上耸的枝条,墨绿墨绿的叶子,迎着冬日的阳光,盛开着雪白的茶花。宋村乡的千岛银针茶远近闻名,这里自然盛产“银针”。每年村里的农户茶叶收入可达5000余元,茶叶是这里传统而重要的经济作物。
而新兴的富民产业――来料加工也成了村里家庭主妇的增收好门路。宋村村可是来料加工专业村,全村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从事吊伞加工行业。不少农户将吊伞材料领到家中,自由作业。也许你看见农户大门虚掩,安安静静,如若一推门,你会看见里面生动异常,上了年纪的老奶奶,有的还戴着老花镜,干活麻利的中年妇女,甚至还有放学回家的小姑娘,她们手指灵动,穿针引线,你一言我一语,说着农事,时而寂静无声,时而笑语连连。这里既有你争我赶的竞争对手,也有和睦互助的好邻居。
走在宋村村的弄堂里,时不时会在房前屋后看到大而圆的沼气池。如今,全村的沼气池已达到近百只。村民方菊香2006年就做好了沼气池,说起这个免费的清洁能源,她就不停地说好。“我家就养了一头猪,加上其它的一些废料,平时烧饭做菜气就足够了,一点也不臭,我都两年没买煤气了,省钱又省柴火。做沼气池还是政府出钱,连锅灶也是免费的,维修服务的也很到家。”方菊香介绍起家里的沼气池十分开心。
随着2008年12月底村里防洪大堤的修建完工,河对岸连接田地的河堤、原本的小土路也变成了平坦的水泥路。“这样一来村里老人到这边田地干活、村民挑担子也好走多了。”村党支部书记宋世兰介绍说,“公路沿线的一面大堤经拓宽后将建起绿化带,装上健身设施,现在正等着园林设计人员前来设计,我们要争取春节前完工,这样春节里大家都回家了,也能享用了。”宋士兰希望绿化带的建成能扮靓这个小山村,也能为村民提供一个休闲健身的好处所。(见习记者 鲁谊)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叶青 方耀
三农政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