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淳安县残疾人联合会 > 康复指导
听力语言康复
发布时间:2009-06-09

听力语言康复 听力语言康复的内容和方法

  第一节听障儿童的听觉训练
  “聋”即听力出现障碍,就是听不见或者听不清声音。既然虽听力出现问题,对于听障儿童来说怎么可能学习聆听呢?事实上听障儿童是可以学会聆听,并且可以通过听来学习语言。一方面,让听障儿童学会聆听是有可能的。绝大多数听障儿童仍具有不同程度的残余听力,在一般情况下,虽然听不到正常人的言语,但绝非一点听力也没有,通过助听器将声音扩大,听障儿童可以得当适当的听觉补偿,为其学习聆听提供物质基础。随着当代助听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即便是深度聋或全聋的孩子,也可以通过植入人工耳蜗重建听觉通路,使得更多的听障儿童可以有条件通过听觉来学习语言。另一方面,聆听是需要学习的。听障儿童通过助听设备进行听力补偿,虽然具备了对声音的感受能力,但并不能表示他就能听懂声音,这种对声音的听觉能力,是后天学习的,它包括对声音的感知,搜寻,分析,综合,辨别,鉴赏,评价,回味,联想,储存等方面的能力,需要在训练和使用过程中获得并提高。这种听觉能力与人的大脑有紧密联系,与人们的知识和经验有关,也与人的智力发展水平有关。因此,通过有针对性的听觉训练,听障儿童是可以学会聆听的,其听觉能力也能够得到提高。
  儿童的听觉发育
  人在出生时就已经具备明显的听觉能力,有研究表明,尚未出生的胎儿就有了明显的听觉反应。新生儿不仅能够听见声音,还能区分声音的高低,强弱,品质和持续时间。还有人发现,新生儿在听成人说话时,能准确地使自己的身体运动或动作的节律与成人语言的节奏相吻合,这种对人类语言的同步反应能力能够激发父母与婴儿进行“语言交往”的兴趣和热情,从而为其学习和掌握语言提供良好环境。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听觉的敏感性,语音听觉功能以及音乐感知能力也就不断提高。研究表明,在12-13岁以前,儿童听觉的敏感性一直在增长,成年以后听力就逐渐下降,年老时,高频部分的呼力逐渐丧失。
  心理学家在研究的基础上把婴幼儿听觉发展能力描述为以下过程:
  1-2月:在睡眠中突然听到声音会出现惊跳反射,上下肢抖动。
  3个月:开始出现区别不同声音的能力和情绪反应。如喜欢听音乐,对妈妈的声音特别敏感。
  4个月:开始寻找声源,出现听觉注意。
  5个月:能感知熟悉的声音,习惯言语声。
  6个月:呼唤时能面向发声发向,出现听觉定向。
  7个月:开始注意说话者的口型,有了言语听觉。
  8个月:开始对声音进行自我调节。
  9个月:开始”懂话“。
  10个月:能利用听觉模仿学习语言,学习说话。
  11个月:可以随着音乐摆手,出现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12个月:能寻找视野以外的声音,主动听取声音的能力大大增强。
  1岁-1岁半:能寻找隔壁房间的声音,询问熟悉的画面名称,对语言的理解逐渐增多,从听词和短语发展到听简单句和较长的句子,并开始喜欢听有简单情节的故事。
  2岁:理解语言记忆进一步增多,表达能力有了发展,开始有简单的对话能力,能按要求干力所能及的事。
  3-4岁:听觉记忆增强,能依次说出物体的名称开始学习简单的常见字词。
  5岁:听觉的理解能力及语言能力大大提高,为6岁读书,识字,进入小学做准备。
  听觉对声音的认识是有一定规律的。可以分为听觉察知,听觉注意,听觉定向,听觉辨别,听觉记忆,听觉选择和听觉反馈,最后形成听觉概念,对声音信息做出正确的反应,这几个阶段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
  1,听觉察知:就是判断声音的有无,是人耳对不同频率,不是音强,不同音色声音的感受能力。
  2,听觉注意:是一种与听觉有关的心理活动,是人们为了满足某种心理需要而对声音倾注,聆听的活动,它建立在听觉察知的基础之上,并且这种声音对听者还是具有某种程度的意义,才会产生听觉注意。听障儿童因为对声音知之甚少,而且缺乏对声音意义的认识,因此常常是听而不闻,需要训练者将声音与其意义联系起来,有意识地培养他们聆听的兴趣和习惯。
  3,听觉定向:就是辨别声音的方向,即寻找声源的一种能力,双耳听力的存在听听觉定向有很大作用。这种能力需要建立在听觉感知和听觉注意的基础之上。
  4,听觉识别:是区别声音异同的一种能力。它需要有关感官的参与和大脑分析综合作用的参与。听障儿童听觉识别能力的提高,有赖于听觉察知,注意,定向等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丰富听障儿童的听觉经验。帮助听障儿童学会把生活中不同的声音及其代表的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建立的听觉不同表象,是培养听觉识别能力的基本任务。
  5,听觉记忆:是在辨别声音的基础上,声音信号在大脑中的储存。
  6,听觉选择:是在两种以上的声音中,或者在噪音环境中选择性听取自己需要的,或感兴趣的,有吸引力的声音的一种能力。
  7,听觉反馈:是人们听到声音或语言后出现的一种自我调节反应,例如:在声音环境中提高嗓门说话模仿发音时,不断通过听觉反馈自我调节,直好准确无误地发音为止。听障儿童听觉反馈对于学习有声语言,克服言语发音不清等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8,听觉概念:是在以上各个阶段熟练的基础上,经过大脑的思维活动,对声音信号所反映出的事物本质的认识。
  以上八个阶段是相互联系,互相依存的。在对听障儿童进行听觉训练时应遵循这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采取特殊的途径进行专门的听觉训练。同时,不能忽视让听障儿童在生活中通过自然途径获得听觉概念的过程,要善于引导听障儿童在生活当中学会聆听。
  听觉训练的意义和目的
  (一)听觉训练的意义
  1,听觉训练可以促进听觉功能的发展。人的各器官功能是“用进废退”的,听障儿童也是如此。听觉训练,是对听障儿童的听觉器官进行有计划的声响刺激,并建立刺激联系,从而逐渐形成听觉概念的一种训练。它可以刺激听障儿童意识到声音的存在及其重要性,越来越习惯于使用听觉去感知,认识周围事物,从而促进听觉功能的发展。
  2,听觉训练是听障儿童形成和发展有声语言的必要基础。
  3,听觉训练能帮助听障儿童全面,正确地认识周围世界。
  4,听觉训练对丰富和陶冶听障儿童的情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听觉训练的目的
  听觉训练的目的是在配戴助听器或人工耳蜗的情况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听觉功能训练,让听障儿童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自己的残余听力或重建听觉系统,培养听障儿童良好的聆听习惯,以及其感受,辨别,记忆和理解声音的能力,从而培养他们的言语听觉,进而获得有声语言。
  具体的说,听觉训练的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帮助听障儿童建立音响的概念,使其认识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声音。
  2,提高听障儿童利用残余听力鉴别不同声音能力。
  3,配合言语训练,让听障儿童在开始学习说话或与周围人交往时使用听觉。
  4,帮助听障儿童建立有声语言,养成聆听习惯,并学会利用听觉反馈进一步学习语言。
  听觉训练的内容
  对听障儿童听觉训练,首先应了解对于听障儿童来说哪些听觉技能是应该掌握的,然后要知道选择哪些声音信息对他们进行训练。听觉言语治疗专家把听障儿童应该掌握的听觉技能归纳为以下四个水平的不同技能:第一是察知水平,培养听障儿童有声音时能注意听,能寻找声源,在特定条件下对声音有反应,自然地察知声音的存在等能力。第二是区分水平,使听障儿童获得能够区分相同和不同的声音的能力。第三是识别水平,能够识别超音段音位,包括识别语音韵律,例如声音的大小,长短,高低,快慢,节律,语调等,并能识别男女声和小孩子声音,能够识别音段音位,包括识别拟声词,识别不同音节的词汇,识别音节相同,声韵不同的词汇,识别辅音相同,元音不同的词汇,以及元音相同,辅音不同的词汇,能听辨短语中的两个关键成分,并利用听觉反馈指导言语语音的能力。第四是理解水平,包括听辨熟悉的表达方式或日常用语,理解含有单一或两项内容的短语,教室中常用的短语,理解多项内容的指令,听觉描述的能力,故事中逻辑排序的能力,主题对话,听懂问题并回答问题,转述能力,选择听取能力,描述周围环境的声音-象声词的能力,为书面语学习做准备。
  应选择哪些声音进行听觉训练呢?一般来说,生活中的所有声音都可以作为听觉训练的内容。包括环境声,如自然界的声音,动物叫声,交通工具,物品声,人体声,音乐声,如不同节奏,旋律的音乐,语言声,如音单节词,双音节词,句子,段落,音素等。由于听觉训练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听障儿童获得有声语言,关键是让听障儿童获得对语音的察知,区分,辩认和理解的技能,因此语言声是听觉训练的重点内容。  

部门概况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