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绿色田野 > 山村会客厅
山村会客厅:高山花园合富村
发布时间:2010-02-03

  山村小介:合富村,坐落在威坪镇的浙皖边界处,平均海拔500余米,土地肥沃,自然环境优越,具有发展高山贡菊的优势。全村328户,人口1008人,拥有耕地490亩,山林11905亩。近年来,该村紧紧抓住发展主线,围绕“一村一品,菊花强村“的奋斗目标,加快推进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建设,实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合富村是近年来凭借高山贡菊,这种高效生态农业奔小康的典型。隆冬时节走进合富村,也许只看得到一块块空置的肥沃田地,但在贡菊采摘时节走入,山风里游离着淡淡的菊花香,从脚下到远近的山头都是一片片雪白的菊花田,景色美不胜收。

  “来,请客人尝一尝我们的高山贡菊茶。”村党支部书记叶日红很客气,为记者泡了一杯自家产的菊花茶。小小的干菊花极不起眼,干枯萎缩一团,灰白暗淡。但把它放在玻璃杯中用开水一泡,花瓣逐渐伸展开来,一片片,一层层,晶莹润洁,白亮明透。尝一口,那种山野里原始、质朴的香气沁人心脾,甘甜而不厚腻,淡苦却不浓重,绵绵生津,使人浑身飒爽。

  2009年合富村农业总产值达446.5万元,人均纯收入为6726元。在这中间,高山贡菊826亩,产量53.7吨,产值322.14万元,占农业经济总产值的74.3%。“高山贡菊有活血、清热、平肝明目的功效,延年益寿,市场反响不错。这是响应县委、县政府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号召,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的选择,它对村民增收致富帮助很大。”叶日红说,这是一条百姓走上富裕的致富路。

  据了解,为提速高山贡菊发展步伐,该村还专门成立中药材示范园区,并以高效生态农业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的要求,科学规划,多次召开村党员、村民代表会议,统一思想认识,村党员干部结对到户,深入细致做好思想工作,提高村民发展农业经济的决心,全部耕地退耕种花,实现高山贡菊产业量的扩张。

  勤劳朴实的合富人选对了路子,就大胆地筹集资金,对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投资25万元在田间开一条宽1.8米、长3000米的机耕路,并全部硬化;针对贡菊花积水易死亡的特性,投资8万元修建2000余米排灌水渠;新建烘房180个,提高贡菊品质……“有了这些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机耕路的修建,不仅我们村民的生产生活方便了很多,而且还提高了经济效益。”村民方唱放高兴地说。

  菊花生产是个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种植面积的逐渐增加,以及产品质量安全要求的提高,村民也逐渐认识到科技培管的重要性。2009年,该村先后邀请县农业局、市农科院、省农科院的专家学者到村里来,举办菊花生产应用培训班,有500余人次参加培训。2009年,菊花产业被确立为省级地道中药材技术示范项目,引进“庄伯伯”、菲格等土地改良剂和新农药,在物理防治上使用“黄蓝板”、杀虫灯、性引诱剂等技术。通过新品种的引进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了科技含量,使高山贡菊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在实现产业规模壮大的同时,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实际困难。最典型的就是2007年的高山贡菊销售难问题,原本35元每斤的菊花,当年只卖20元一斤,并且没人上门收购。为此,我们专门给《今日早报》记者打电话,希望他们帮忙。尽管当年的高山贡菊最后销售一空,但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醒,那就是要打响品牌,培育经销能人,积极主动接轨市场。此外,2009年,我们还专门投资新建冷藏保鲜库,注重科技提质量,着力打造拳头产业。”叶日红如是说。(记者 王筱倩/文 通讯员 方勇/摄)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叶青 方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