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绿色田野 > 山村会客厅
山村会客厅:小陵村灵气升腾
发布时间:2010-03-03
山村会客厅:小陵村灵气升腾

  山村小介:屏门乡小陵村由小陵、大陵、屏前和梅丰庄四个自然村组成,该村共有农户350余户、1300多人口。村子三面环山,有小溪从村子中间穿过,溪上小桥横卧,山村风情浓郁。

  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记者来到屏门乡小陵村,一到村口,立即被这里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景所吸引。

  小陵村顺着山源顺势而下坐落,村庄细窄而悠长,且蜿蜒而出,好似一个婀娜多姿的江南女子。站在村口,你不能一眼望见村子的风貌,所以,在沿着村中的路继续走进村子的过程,你可以不断地发现小陵村的景致。

  小陵村三面环山,呈U字型,U字正中一条小溪流淌着,从村子源头弯弯曲曲流向村外。经过长年累月的冲刷,小溪里两边山石形成了天然的小溪流程渠道,好似溪水的贴身保镖,溪水中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石头,时而现出水面,时而潜伏水底,给小溪增添了活力。门前有水,背靠青山是小陵村民们的悠然生活。

  村里的农居顺着山势,建筑在溪流的两侧。因为生活劳作,村民常常来往小溪两侧,一座可供通行的小桥自然必不可少。所以,不少农家门前都建起一座小桥,小桥多成为小陵村里一道景致。

  屏门乡是我县山核桃的主产区之一,山核桃自然是小陵村的主要经济作物。走到小陵村的村口,就能看到山坡上成片的山核桃树。村党支部书记童祥贵告诉记者,目前,该村有山核桃林1700多亩,2009年的产值达到300万元,农户山核桃平均收入达到1万余元。

  除了山核桃外,茶叶是小陵村村民们的又一项重要收入。新年过后,村民们又要开始忙碌起来了,满山绿油油的茶园里晃动着点点身影。采茶、制茶、卖茶,在家务农的妇女们仍然延续着传统的农事。不过现在村民们几乎家家都有炒茶机,传统的炒茶、制茶已经融入了新科技。

  随着经济条件的逐步提高,大家对生产生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于是近几年小陵村的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修建康庄工程:在2007年以前,通往村外的路还是一条山村小径,村民们要外出,只能步行到村口的公路才能搭上中巴车,不仅等候的时间没个准,而且购买物品、农资也十分不便。不过,现在大不一样了,水泥路从村头一直通到村尾,小车也可以直接开进村庄。随着出行条件的改善,不少农户还买来了电动车,骑着小车、带着农具在村里田间地头的路上行进,还真是一道美丽的生活风景。

  今年1月16日,是小陵村全村老女老少都十分兴奋的日子,在时隔了28年之后,从小陵村到秋源村的隧道经过重新修建,不仅又宽又平,终于能通车行人,而且隧道两头联结两个村的路变得宽阔平坦。隧道口,黑色的大理石上,刻写着四个金色的大字――“小陵隧道”,这是两代村干部努力的结果,是全村人盼望了30多年的好事。现在即便是上了年纪的老人,走路也不需要花太大力气,太多时间,更不用说骑车、驾车的年轻人。孩子们上学方便了,村民们购买物品方便了,就医、理发都自然就近到秋源村。村民们都说,这条路开得好,无论谁都受益。

  出了小陵隧道不过百米,就是屏门乡九咆界景区,九咆界漂流的终点站,也是游客往来的必经之路。村党支部书记童祥贵告诉记者,葫芦湾景观水库的旅游开发,是村里引进的投资项目,在去年试运行的情况下,今年有望实现旅游收入80万元。今后,村民们不仅可以到景点来销售核桃、茶叶、土鸡蛋等等农家特产,有条件的村民还可以利用自己的新农居发展农家乐、农村游,实现致富增收。

  走出小陵村已经是傍晚,夜色渐渐地开始笼罩,村子蒙上朦胧的一层“轻纱”。暮色之中更显得这个山中小村的宁静、纯朴,似乎一下子可以洗涤心灵,丢掉城市的喧嚣和烦忧。(记者 鲁谊)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叶青 方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