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绿色田野 > 山村会客厅
山村会客厅:高山上的桃花源——富石村
发布时间:2010-03-24
山村会客厅:高山上的桃花源――富石村

  山村小介:梓桐镇富石村坐落在海拔280米高的群山之中,距梓桐镇政府驻地16公里,由五个自然村构成,共281户903人。该村不但海拔高,而且村庄的地域面积很大,两个最远自然村相距1.5公里。由于缺少水源,该村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放弃了耕种,独辟蹊径地发展了蚕桑和茶叶,带动了所有村民发家致富。目前,该村年人均收入6000元左右,在全县海拔200米以上的所有村庄中名列前茅。

一条炸出来的盘山路

  从梓桐镇政府出发往南,过了一座长桥,就是通往富石村的康庄公路了。这条康庄公路从长桥处开始上扬,路基在险峻的山岭中,公路一边是深深的悬崖,一边是陡峭的石壁。

  “由于边上有三分之一路程是岩石,我们村的这条康庄公路几乎是炸出来的!”同行的富石村村党支部书记邵爱华这样告诉记者。虽然现在常常在这条公路上来来往往,但是每次经过时,他总有新的感慨。因为这是一条来之不易的路。

  这条康庄公路没有建成前,富石村通往梓桐镇腹地只有一条一人宽的乡间小径,从村口走到慈溪村共有16公里远,走路需要走上1个半小时。由于富石村是个养蚕大村,每年都要养2000多张蚕种,把这些蚕茧挑到收购的茧站,也成为了一项艰难之事。

  “2005年的时候,上面有了康庄工程的相关政策,由于修建这条公路太难了,所以镇里的态度就很明确――就看村里决心大不大,如果村里下定决心修建,镇里就是再难也支持。到底修不修?经过全村人表决,最后决定修!”邵爱华告诉记者,下了决心后,村里自己集资了50多万元,最后在镇里的帮助下,落实了360多万元的资金。

  伴随着邵书记的话,车辆已经爬上了山岭的最高峰。这时候往车窗外一望,只见来路已经被群山半遮掩,在山林中若隐若现。

一个不种粮食的村庄

  很快,车辆就驶进了富石村。记者打量了一番,发现这是个地理环境特殊的村庄,虽说这条通往外边的公路很曲折,但是村庄四周的自然景观确实极好:所有民居的四周是大片的平地,平地的四周是起伏的山脉,整个村庄就像坐落在一个高山上的小平原中。

  最让人惊奇的是,打进入该村后,记者就没有看到任何稻谷之类的普通农作物。周边的土地中除了油菜之外,就是大片大片的桑树。

  “我们村里不种田已经有20多年了,现在全村都不种粮食,蚕桑和茶叶方面占所有经济收入的90%以上。”看到记者吃惊,邵书记笑嘻嘻地介绍起了该村的经济情况。原来该村由于地势高,水源很缺,周边的田地根本没有水来灌溉,种粮食自然就成为了一句空话。可是,不种粮食如何养活自己呢?经过艰难探索,他们决定发展蚕桑和茶叶。

  邵书记告诉记者,该村虽然地势高,交通不方便,但是自然环境却很好,特别利于发展蚕桑。1980年那会,村里开始发展养蚕,许多村民赚到了一些钱。到了1987年后,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从事养蚕,现在该村有186户人家养蚕,平均每户每年平均出茧2担,蚕桑年产值200多万元,总量占梓桐镇的十分之一。

  “看!我们村里有新房子的,都是养蚕的人。”邵书记很是自豪。听到此言,记者心中一喜,古人说: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和这相比,现在的劳动者显然幸福得多。

  富石村除了蚕桑很多之外,茶叶很多。该村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早生良种茶,现在已经扩展到300多亩了。

  虽然该村有蚕桑和茶叶,但是这两个产业并不能解决所有人的就业问题。目前,该村每年都有100多个青壮劳动力在外打工,占了全村劳动力的一半。

四十多口不再用的井

  在邵爱华的新房前的田地中,记者看到了一口井。这是一口比较袖珍的井,开口不大,现在已经用木板遮盖了。

  “这口井现在还用的吗?”记者问。

  “前几年还用的,现在已经不用了。”邵书记告诉记者,该村由于地势高,缺少水源。为了解决饮水问题,祖祖辈辈在村庄周边开凿了许多水井。到了上个世纪,村里共有水井40多口,数量相当惊人。

  可是,水井再多,也要看天的眼色。如果长久不下雨,那水井中的水也会枯竭。正是为了不看天的眼色,前几年,该村抓住了我县实施千万农民饮水工程这一契机,想方设法改善大家的饮水状况。最后,该村安装了抽水设备,铺设了长达300多米长的抽水管道,从山下汲水。

  邵书记说:“现在我们每户人的房子上面几乎都有个水箱,大家还各自安装了小的抽水机,用水比原来方便多了。至于这些水井,现在大多也不再用了。”看到这一口口沉寂的水井,记者在感叹该村祖辈的毅力时,也为如今村民的幸福生活发自内心地高兴。(记者 方俊勇)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叶青 方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