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绿色田野 > 山村会客厅
山村会客厅:绿意葱茏进贤村
发布时间:2010-06-10

  山村小介:进贤村,由原来的亚山、安龙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该村位于千岛湖镇西侧,北靠左口乡,南临千岛湖,全村共215户668人。进贤村是一个蔬菜专业村,该村家家户户都以种植蔬菜为生,蔬菜收入占据了全村农业总产值的70%以上,蔬菜的良种覆盖率、经济效益和人均占有量在全县范围内遥遥领先。

  5月7日下午两点半,记者来到了进贤村,迎面而来的是一片诱人的葱绿:亚山自然村坐落在一个“口小肚大”的翠绿山谷中,村庄远处是绵延的高耸群山,近周则遍布种植着各种蔬菜的菜园,各种颜色的绿相互渲染,更显生机勃勃。

  “我们村子由两个自然村组成,分别是亚山和安龙。这里是亚山,相对靠里面一点,村子大一点。安龙则离湖近一些,依山傍湖的,风景更加漂亮。之所以合并之后村名叫进贤村,原因在于挨着我们村的湖湾正好是进贤湾。”进贤村村委主任宋小芳这样告诉记者。

  进贤村是千岛湖镇的蔬菜专业村,自从千岛湖形成和千岛湖镇建立后,该村因为离县城近,就开始发展蔬菜经济,栽培蔬菜的历史长达30多年。

  地理上的距离优势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该村也非常适合种植蔬菜。宋小芳告诉记者,该村的土质非常疏松肥沃,适合种植蔬菜,同时该村在上世纪60年代还修建了一个小型水库,建成了比较完善的蔬菜生产灌溉系统,所以具有发展蔬菜经济的先天优势。

  “我们村里家家户户都种蔬菜,这是我们村的主打产业。为了做强蔬菜经济,我们可是花下了不小功夫。”宋小芳表示,为了避免蔬菜集中上市价格低廉问题,该村在七八年前就大规模搭建了蔬菜大棚,用于春提前、秋延后、夏避雨,生产各种各样的反季节蔬菜,使蔬菜增收达30%以上。目前,该村现有蔬菜大棚120多亩,发展势头良好。

  此外,该村还在近六七年内大量引进了蔬菜新品种。观音菜,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观音菜是一种野菜,以前淳安市场上基本没有出售,该村村民从外地带回了这种菜,实行了野菜家种,由于味道鲜美,很快就受到市民欢迎,现已经遍布全村家家户户。“2005年12月那会,大棚观音菜价格高达12元每斤呢!现在的话,价格也在3元以上,是一个不错的品种。喏!你看这个大棚里的就是观音菜。”随着宋小芳的指向,记者看到了一片叶背紫红的菜苗,长得郁郁葱葱。

  接下来,在宋小芳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该村规划中的两片标准大棚基地。一片在村子的左侧山坳里,另一片在村子的右侧山坳里。在左侧山坳,记者遇见了正在菜园里拔草和浇水的村民方志文,他告诉记者,现在天气热了,需要经常浇水和除草。“家里现在每天都卖什么菜啊?”记者问。“现在我家里最多的是四季豆,每天大概可以出售七八十斤,每斤价格在两块三四毛左右。另外还有些黄瓜、南瓜、小青菜之类的,茄子还需要等上一段时间。”他乐呵呵地说。

  “现在我们村里的蔬菜生产基地面积有500多亩,大棚面积120多亩,为了扩大蔬菜大棚的面积,我们准备在这两块地上新建120亩的标准大棚。这些大棚全部采用了钢结构,政府补贴70%费用,质量和比我们自己搭的好多了,前几年每年下大雪的时候,我们可是多次吃了大棚倒塌后蔬菜遭殃的苦头呢!”宋小芳说。

  太阳渐渐西沉了,记者在进贤村周边绕了一圈,发现大部分菜园里都有村民在为蔬菜浇水的身影。而且和其他村庄不一样的是,这些浇水的村民中青壮年的比率非常高。一问才知道,进贤村由于蔬菜经济发展得不错,绝大部分人都在自己的几亩几分地里“淘金”,很少有外出打工的。在他们看来,自己村里的致富条件非常好,完全可以干出一番事业来,没有必要舍近求远到外地去谋出路。(记者 方俊勇文/摄)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叶青 方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