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4岁的方江华家住大墅镇大墅村,是周边远近有名的种植大户。从2008年开始从事农业规模生产,通过土地流转和返租倒包等方式,建成拥有山场500亩、水田35亩的小型农场,主要种植毛竹、水稻、油菜等。是该村有名的种植明星,带领村民走上致富之路。
2007年,多数农民热衷外出打工,家里有的土地被抛荒,有的种后无劳力管理,严重影响了粮食生产。身为村委会主任的方江华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与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的他盘算着:这么好的地荒芜了,多可惜啊!我干吗不把村里外出打工人员的土地都承包过来,让他们既能安心在外打工,又能增加我的收入。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家人,立即得到了家人的一致同意。
说干就干,方江华当即从村里流转500亩山场,种植毛竹。起初的创业是艰辛的,缺少规模生产管理经验、生产资金不足……这些给他带来十分大的困难。面对这种情况,他跑遍了所有的亲朋好友,筹借资金;主动与县、乡农技部门联系求教,学习管理生产技术。由于他和家人精细管理,毛竹长势喜人,经济效果初显。初试成功后,极大鼓舞和坚定了方江华继续干下去的决心。由于上了轨道的竹林不需要太多时间打理,他又一次性向本村43户农户通过返租倒包的方式,承包水田35亩,用于种植水稻和油菜、蔬菜等,并坚持选择优质良种,提高农作物产量。
有了一定的经营规模,就有了集约化经营的基础。2010年,方江华投资10万余元,购置收割机、插秧机、高压喷雾器等工具。现代化农机的投入使用,大大减低了经营成本,原来1亩田的播种、收割花费从300元降低到200元,实现了农作物的机械化种植,提高了农业经济效益。同时,为解决销售难题,方江华充分利用农业信息网络,拓宽销售渠道。今年,他仅通过杭州农网销售的各类农产品,就达到10万公斤,包括辣椒0.5万公斤、萝卜6万公斤、榨菜3.5万公斤。
当前,方江华正在着手实施第二期100亩的土地流转工作,并准备再投资10万元购置一批农业机械,使农场从播种――管理――收获基本实现自动化,不断提高经营效益。他说:“按照目前这么好的形势,我相信明年年产值可以达到100万元以上,有纯收入20万元。种植业前途光明,收获着金色的希望。”
通过方江华的示范带动,目前大墅村许多有致富愿望、有劳动能力的村民,都开始积极发展种植业。方江华也将自己掌握的技术经验无私传授给其他农户,同时欢迎农户到他的田地观摩,体会规模生产、科技种养的优势。(记者 王筱倩)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叶青 方耀
三农政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