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绿色田野 > 山村会客厅
山村会客厅:乳洞山村蔬菜绿
发布时间:2011-05-06
山村会客厅:乳洞山村蔬菜绿

  山村简介:枫树岭镇乳洞山村位于白马区域,全村93户306个农业人口,拥有耕地261余亩,山林总面积17061余亩。近年来,该村在做好毛竹产业发展的同时,又着手发展高山蔬菜产业化建设,有81户农民种植高山蔬菜,亩产值达到5500元以上。

  从枫树岭镇出发前往白马,一路上,车上的人不时对周边郁郁葱葱的植被和大块的山石惊叹,璀璨、妖娆的杜鹃花点缀其中,有红色的,有紫色的,有黄色的,仿佛一幅巨大的画卷。

  “看,我们快到乳洞山村了,这是目前我县人口最少的行政村……”正在感叹大自然神奇时,有人指着不远处一座山上说。顺着手指的方向,看到半山腰里冒出一幢又一幢的小村屋,看似随意搭建,却又相得益彰,恰到好处。

  踏进乳洞山村的地盘,公路两旁一眼望不到头的蔬菜地最为壮观,一垅垅的茄子、西红柿、卷心菜等,颜色鲜艳,惹人垂涎。村党支部书记吴约木介绍,地处高山,乳洞山村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气候优势,非常适合反季节蔬菜种植。十几年来,村里陆续种植高山蔬菜5000余亩,全村93户人家,有81户种植,占总农户的87.1%。规模大,品质高,结构优,高山蔬菜亩产值达到5500元以上,改变了农民生活,并带动周边多个村庄种植。

  坚定不移走发展高山蔬菜的道路,但倘若村民各自修行,难免事倍功半。村两委为做大做强高山蔬菜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也及时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这是两委干部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从1999年开始,村两委就积极走出山门,帮助农户销售。寻找合作伙伴,引进外地某客商为蔬菜种植项目提供资金、技术的支持,所种植高山萝卜、四季豆、西红柿等取得成功。借助这样的机会,大家学习了技术,积累了销售渠道,最重要的是一部分村民观念得以更新。

  农民种植蔬菜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收购、加工不能统一,质量不能保证。2010年,村干部自己投资40余万元,新建360平方米集蔬菜收购、加工为一体的厂房;投资4万余元,建起了80立方米蔬菜保鲜冷库。提供收购、包装、储存、运输等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使农户吃了发展蔬菜的“定心丸”。

  在田间地头,村民吴金艳正在采摘卷心菜,她说:“农民不怕吃苦,就怕种下去的东西换不了钱,亏本。现在种植高山蔬菜,价格高不说,就算当季没能卖掉,还可以送到加工厂里加工一下,做成蔬菜干,同样赚钱,大家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呀!”

  “前些年,我们村里还是黄泥路,房子也比较破烂,当时亲戚来了都直摇头,有的小孩还哭着、闹着,不愿意来。”吴约木介绍,为了改变村庄环境落后的面貌,村里在上级部门和乡党委政府关心支持下,投资25万元实施村道硬化,使全村道路硬化率达到95%以上;新建垃圾房12座,焚烧炉1座,添置垃圾箱46只;投资5万元,实施村道两边绿化;投资8万元,安装54盏路灯;投资17.5万元新建卫生饮用水,现在村卫生饮用水达到100%。同时,建设沼气池36只,新建污水池1只40立方米,铺设管网3200米,90%的农户消除露天粪坑,新建公共厕所1座。

  吴约木说:“前段时间,村里还获得‘省文明村’的殊荣。接下来,我相信,高山蔬菜一定会给村民带来更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叶青 方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