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绿色田野 > 山村会客厅
山村会客厅:显后村:民主决策显活力
发布时间:2011-08-25
山村会客厅:显后村:民主决策显活力

  山村简介:位于左口乡中南部原乡政府所在地的显后村,辖显后、蒋家坪、河畈、枧半等4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共有399户1412人,村民以蚕桑、茶叶、青枣、干水果、农家乐和外出劳务经商等收入为主要经济来源。村庄果园环抱,村前良田百亩,清澈见底的九龙溪从村间流过,四季果香,绿水长流。村民传承的正月十五撑“竹叶龙”已被列入县级非遗名录。

  八月的显后村,田野里青翠欲滴显得生机盎然。一块巨大的村中心居民点规划总平面图矗立在村口处,村民进进出出、山上田里干活回来都要站在这里瞧一瞧。“规划上有宾馆、农家乐、商业、幼儿园、农业加工、漂流中心,今后我们这里就是城里了。”村民们对美好未来充满憧憬。

  “去年,我们村被列为全县30个、全乡唯一一个中心村。今年4月份村级组织换届结束后,村两委班子就全力以赴地投入到中心村建设之中。”村党总支书记汪爱森说,现已经拆除破旧房、危房和违章建筑7000余平方米,新农居点征用土地23亩,新发展名优水果基地50亩……目前,通过“五票制”民主决策方式确定的村级重大项目,进展较为顺利。

  今年从6月份开始,显后村推行了村级重大事务“五票制”的试点工作。两个月以来,该村在一些村级重大事务的决策、实施和监督的过程中,都始终发挥了“五票制”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真正做到了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和拥护。

  “就拿中心村征用土地来说,征用土地确实是摆在乡村干部面前的棘手问题。但是,今年村里的新农居点征用土地没有预想的那样困难,现在已有农户60户签订征用协议,征用土地18亩,达到80%,完成进度较快。”汪爱森对此深有感触。“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征用、产业发展……中心村建设涉及的方方面面比较多,如果老百姓不支持,肯定是很难推进的。”汪爱森说,比如拆违拆旧工作,工作难度也是相当大的。但从目前来看,村里完成拆违拆旧任务的压力不是太大,而且农户的反应平静,没有大的情绪波动,人心稳定。“上一届,我担任村委会主任,为修桥开路,征用农户的一点菜园地,都要费很大口舌,更不用说农用田了。一前一后相似的工作,但效果不同,我认为,这与今年运用‘五票制’的方式开展农村工作有很大关系。”

  显后村结合村民对于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把村里将要实施的村级重大项目,采用召开户主会议和个别上门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征求户主意见。据统计,目前征求意见的农户达211户。收集的意见及建议主要集中反映在村庄建设规划、新农居点土地征用、新建便民服务中心、村道改建、发展水蜜桃、白枇杷等水果产业上。“在村级重大事务中推行‘五票制’工作方式,前期工作虽繁杂了一点,但村干部工作压力减轻了,后期的工作量就少了一些,后遗症也减少了。这不仅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于农村社会的稳定都是大有好处的。”汪爱森感慨道。

  在确定村级重大项目,显后村变少数人决策为多数人决策,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汪爱森介绍,这种工作方式,从了解户主的想法开始,最后又由群众对村里重大项目的实施进行评议,始终有群众参与。由群众决定村里做哪些大项目,反对的声音自然就少了;对于项目做得怎么样,群众也有权发表自己的意见。所以,他们了解了,从内心也愿意配合和支持村里的工作,工作阻力自然减小了。而且,所有民生工程的决策、监督等方面都由村民来商定,村级重大事务自始自终在阳光下操作,方便了对村干部的监督,消除了一些误解和矛盾隐患。现在,群众对村干部的信任度增强了,也减少了一些信访问题的发生。同时,让党员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村务管理,党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开展农村工作的合力也增强了,推动工作也顺畅得多了。

  民主促民生。如今的显后村,依托九龙溪漂流,种植名优水果,发展高效农业……各项工作有序开展,正以中心村建设为突破口,奏响一曲美丽乡村建设的动人乐章。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叶青 方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