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绿色田野 > 山村会客厅
山村会客厅:显后村:依托九龙溪山村显活力
发布时间:2011-09-22
山村会客厅:显后村:依托九龙溪山村显活力

  村庄简介:显后村位于左口乡中南部,全村396户,有人口1300多人。作为典型的山中村庄,该村的经济收入分为两块,一块是茶桑、干水果、山茶油、核桃等传统农业经济,另一块则以外出务工经商为主。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走旺,该村依托九龙溪,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喜人发展势头。

  “你们这个村名字叫显后,听起来似乎有点故事,能说说吗?”初秋时节,记者来到左口乡显后村。在该村的小巷里,不禁向随行的村书记汪爱森发问。汪爱森笑了,显然这样的问题他已经回答过很多次了。“是这样的,听说以前我们村子出过皇后。”

  汪爱森表示,对于村名的来历,大多是祖祖辈辈流传,但是对于真实的历史,却没有村人考证过。不过无论如何,显后,这样一个充满自信和骄傲的村民,是和该村的情况相符合的。

  绕过几条小巷,记者很快来到了该村的村中央。在这里,有一块面积颇大的废墟:这是一幢刚刚被拆除的房子,房子正门口的石台阶依旧,但是墙壁早已经被推倒。“这幢房子是村里的老茶厂,已经年久失修了,这一次我们村子开展中心村建设,里面就有拆危拆旧一项,我们就把这房子拆了。”汪爱森说。他表示,自该村成为中心村之后,便对村庄进行了更加合理的规划,新的规划布局是“一心、一带、两轴、三组团”,即村公共活动中心,沿九龙溪形成的滨河景观带,三个居住组团与公共组团有机串联起来的村庄发展轴,两个新建住宅组团和一个旧村整治住宅组团。

  为了让这个规划布局变成现实,这几个月来,该村已经渐渐开始了各种工作。其中,拆危拆旧一项就是重中之重。记者从该村的小巷里走过,几乎每过十几步就可以看见墙壁上鲜红的“拆”字,所有这些被打上红圈“拆”字的房子,无不是破旧的泥巴房或石头房。

  “这里是我们的新农居点位置。”走出了小巷,在村庄一侧,有一片较大的玉米地,汪爱森表示,新农居点的选址就在这里。“新农居点建设,这是一项不容易但是必须做好的工作。其中最大的难题是,农民对土地很眷恋,另外征地价格方面也要做好工作。我们现在正在做各种相关工作,力争9月下旬开始填埋地基,明年正式开始建设。到时候,几个小自然村的30来户村民就可以搬过来了。”汪爱森说。

  在显后村临溪的道路上,记者看到了几名村民正在出售山核桃。这几个村民将打下的山核桃装进纤维袋中,正在过磅。“多少钱一斤呀?”记者问。“4块3呢!”对方回答。边上的一位村民告诉记者,今年的价格比去年好一点,去年刚开始的时候是2.8元一斤,后来上涨到3.8元每斤左右。显后村的山核桃不多,但是没有投产的面积比较大,总面积在六七百亩左右,估计三四年后就能全面投产了。

  在临溪的道路上,记者还不断发现一片片晒在阳光下的核桃。这些核桃大小都超过了乒乓球,在阳光下呈现出深黄色光色。“我们村的核桃比较多,大概也有六七百亩。自有了九龙溪漂流后,核桃的价格就不一样了。原先卖2.5元每斤,现在卖到了5元每斤,基本是卖给游客的,他们喜欢山里货。”汪爱森告诉记者,从该村前绕过的溪流是九龙溪,自从漂流项目变旺后,该村的农产品也沾了光。

  离该村不远处,就是九龙溪漂流的终点。在这里,记者看到了一个简易农产品交易中心,场地虽然不大,但是也有十几个摊位。在这里,村民可以把自家的农产品出售给游客。“这里的摊位是免费的,村民可以随时使用。在六七八三个月,是游客最多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会出售枇杷、水蜜桃等各种时令水果。”汪爱森介绍说。

  显后村的水蜜桃是专供游客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考虑到六七八三个月游客最多,该村这几年新发展的水蜜桃在这三个月份上市,每个月都有一个不同品种的水蜜桃。目前,该村已经发展了200多亩的白枇杷、100多亩水蜜桃,下一步将发展大棚蔬菜、高山蔬菜,以便跟九龙溪漂流带来的游客对接,提升农业经济效益。

  汪爱森说:“这个农产品交易中心带给村民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我们统计了一下,去年一年的交易额就超过了50万元,对于农村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数字。我们希望继续强化这一交易中心的效应,把农产品销售做旺。”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叶青 方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