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绿色田野 > 山村会客厅
山村会客厅:勤劳山里人洁美青苗村
发布时间:2011-10-18
山村会客厅:勤劳山里人洁美青苗村

  山村简介:鸠坑乡青苗村,由原青苗、毛岭、刘家3个自然村合并而成。该村有耕地面积65亩,山林面积22442亩,园地面积1438亩。全村共225户农户、730人,分为8个村民小组。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为茶叶种植、外出务工,同时还种植部分柑桔、蚕桑、吊瓜和山核桃。茶园面积共790亩,山核桃面积150亩,桑园面积131亩。2010年,青苗村实现人均收入6589元。

  一片山峦,一弯河水,一座古亭。再过一拱长桥,就到了一座村庄。青苗村给人的第一印象,仿佛一位独具风骨的古人,素朴而不卑,简单却整洁。

  青苗村背山面水,十分符合中国传统的择居观念。屋舍新旧不一,参差俨然,依山势缓坡逐级向上排列。远远望去,村庄如在画图中。构图精妙天成,有种田园诗般的浪漫美好。

  村道纵横,水泥的色泽显示,道路是近年间新硬化的。沿一条倾斜的道路上行,向山坡走去。“看,这都是以前被洪水冲的。”青苗村联村干部唐巧女指着道旁一座泥墙房说。这座房屋已经废弃空置,只见靠近道路的墙角,白墙皮已经剥落,露出其中的黄泥土。

  “这里以前是地质灾害点。”村民宋平香正坐在家门口晒太阳,她接口道:“发水的时候,下面有人家里进水,床都浮起来!”

  “我们村两委把排水管道装起来,洪水从山上下来,就顺着地下管道流走了。这几年,我们总算能安安稳稳睡上好觉了。”宋平香说,排水管道就潜藏在新硬化的村道两侧。

  细数起来,青苗村近年的基础设施建设还真不少。自来水改造,解决了水管老化、水不够用的难题;防洪堤建设,为村民筑就了一道安心的防线;污水处理池建设,结束了青苗村污水直排的历史;新支部活动室、活动广场,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为了村庄的洁美和村民的安全,村口的新风桥也安装了铁护栏。

  青苗村非常干净,沿路不见日常垃圾,隔一段路就设置了一个垃圾桶。“今天还算不干净的,等我们村党员干部考察回来,天天打扫,那才是真干净!”宋平香说。不大的青苗村,垃圾桶有40来个,3名保洁员负责日常清理。每隔一段时间,党员干部都会带领村民进行一次大扫除。

  放眼望去,群山之上遍植鸠坑茶,村民的身影在茶园里若隐若现。“这个村村风特别好,没有赌博打架的。人都很勤快。”唐巧女说。“那是的,像我这样身体不好走不动的,才在家坐着。走得动的,都去干活了。别看我们村地不多,有几个特别勤快的人,光靠种茶,年收入有一万多呢。”宋平香说。

  青苗村的党总支书记严华翠,是鸠坑乡唯一一个女村支书。她为人亲切厚道、关心村民,热心村集体事务,一直是村里的领头人。严华翠说,要做的事还有很多。今年的重点,在农村电网改造和路灯线路改造,之后还要修旧桥、开土地。

  “现在农村生活条件好了,家用电器也越来越多。原来的变压器负荷小,有的已经老化了。改造以后,就不会跳闸了,还安全!”村主任方淼华说。村民洪富强也告诉记者:“路灯各个自然村已经装好,马上就要连接起来。以后我们晚上搞活动、走夜路就方便了!”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叶青 方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