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绿色田野 > 山村会客厅
山村会客厅:大塘村:致富道路更宽广
发布时间:2012-01-12
山村会客厅:大塘村:致富道路更宽广

  山村简介:大塘村由大塘、芹畈两村合并而成。该村地处浪川乡西部,东与姜家镇毗邻。村庄坐落在山麓平地带,地势东高西低。土地面积5867亩,其中园地893亩,林地4482亩。耕地面积有492亩,桑园763亩,茶园229亩。该村有13个村民小组,359户农户,共1059人。村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蚕桑、茶叶和外出务工。2010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为3826万元,农民人均所得8036元。

  宽阔平坦的千汾线由浪川乡大塘村穿过,站在千汾公路旁望向大塘村,新盖的白墙红顶民居鳞次栉比。村居小楼和公路间是连片的田地桑园,向村庄深入漫步,更大规模的桑园呈现在眼前,桑枝光秃秃的,在冬季显出几分寂寥。

  “道路硬化和机耕路改造是大塘村近年来的重点基础设施工程。”村党支部书记王春说。前年至今,算上今年投资38万硬化的2000多米道路,大塘村道路硬化共计5000多米。

  一块块田地、桑园之间,灰白色的水泥路清晰可见,五条机耕路修整后,连通了田地和桑园,宽2米有余。村民日常劳作,路走得越来越顺。章宏前种有十几亩桑树,今年饲养了30多张蚕,每张蚕平均消耗1700斤桑叶。“大塘村80%以上的村民都种桑树,以往,都要靠我们肩挑背扛,现在双轮车、电瓶车能直接开到桑园里,劳动强度小多了。”他说。

  夜深人静,大塘村的路依旧亮堂,村民不怕走夜路了,这多亏了共建单位出资兴建的亮灯工程。村中有十几口古井,村民原本靠喝井水生活,自来水工程的兴建也让这一情况成为历史,水龙头拧开,随时有干净的水源源不断流出。

  道路越走越顺畅,生活越来越方便,村民开始不断寻摸致富的门道。距村口不远的旧房经过装修,被改造为来料加工厂。大塘村的三家来料加工企业,两家加工服装,一家加工手套,带动一百余名村民就业。

  跟着王春的脚步向高山深处走去,在山坳里举目四望,满山清清爽爽,两、三米高油茶树苍翠可人。“这些油茶树,总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我们村差不多家家户户都种了油茶,总面积在浪川是最多的,可惜以前都荒在山上,效益不高。”王春说。今年,村两委投资了2万元,率村民上山,拔掉野草、野藤,拣出柴火,整理出100多亩油茶林。低产改造后,预计到明年,油茶能增产40%以上。村民徐荷西种有十几亩油茶,他说:“村里打算一点点把油茶林整理完,我就盼着赶快整理到我的那片林子,到时候效益更好,产出的山茶油更多!”

  村主任章宏军是村里的致富能手,也是秀茂溪油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合作社新厂不久前刚刚完工。“建起合作社,就是想打响‘秀茂溪’这个品牌。我们负责联系杭州等地的客户,他们过来收购,老百姓就不需要自己去找主顾。茶油质量很好,生产规范卫生,销路不用愁。”

  王春介绍说,村民致富门路多了,生活更加富裕,对村庄面貌的改善提出了更高要求,基础设施的改善仍是今后工作的重点。明年,村里计划继续筹资,对新开辟的道路进行硬化;集中清理八个大水塘,用来养鱼。村里的6个古祠堂和10多个古井,最古者历史长达300多年,也规划逐步修复,营造优美的村庄环境。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叶青 方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