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绿色田野 > 农事指南
蔬菜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讲座:蔬菜主要虫害及防治技术(七)
发布时间:2012-04-12
蔬菜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技术讲座:蔬菜主要虫害及防治技术(七)

  11、蓟马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约1�,金黄色,卵长0.2�,长椭圆形,淡黄色。肉眼可见叶背面成虫、若虫。

  危害特点:以成虫和若虫锉吸植株幼嫩组织(枝梢、叶片、花、果实等)汁液,被害的嫩叶、嫩梢变硬卷曲枯萎,植株生长缓慢,节间缩短;幼嫩果实被害后会硬化,严重时造成落果,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

  发生规律: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春、夏、秋三季主要发生在露地,冬季主要在温室大棚中。发生高峰期在秋季或入冬的11-12月份,3-5月份则是第二个高峰期。成虫怕强光,多在背光场所集中为害。阴天、早晨、傍晚和夜间才在寄主表面活动。蓟马喜欢温暖、干旱的天气,其适温为23-28℃,适宜空气湿度为40%-70%。

  防治方法:①清除田间杂草和枯枝残叶,集中烧毁或深埋,消灭越冬成虫和若虫;加强肥水管理,促使植株生长健壮,减轻为害。②设置蓝色粘板,诱杀成虫。③在喷雾防治时,应全面细致,减少残留虫口。可选择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5%啶虫脒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为提高防效,农药要交替轮换使用。

  12、烟粉虱

  形态特征:成虫淡黄色,翅覆盖白色蜡粉,无斑点,雌虫体长0.91�,雄虫体长0.85�。卵散产于叶片背面,有光泽,长梨型,有小柄,与叶片垂直,卵柄通过产卵器插入叶片表皮中。卵柄除固定卵外,还有吸收水分的功能。若虫共分四龄,淡绿色至黄色,1龄若虫有足和触角,初孵若虫有0.5天左右爬行期,2-3龄时足和触角退化至一节,当取食到合适的寄主汁液后,就定居到成虫羽化。伪蛹黄色,体背或体侧着生蜡丝,眼红色,体节黄色明显。尾刚毛2根,背面有1-7对粗壮的刚毛。不同寄主上形态差异明显:有茸毛的叶片上,蛹壳有背刚毛,边缘呈不规则型;光滑叶片上,多数蛹壳无背刚毛,边缘规则。

  危害特点:以成虫和若虫吸食寄主植物叶片的汁液,造成被害叶褪绿,变黄,甚至全株枯死,严重影响产量 。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的世代数因地而异,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每年发生11-15代,在温带地区露地每年可发生4-6代。田间发生世代重叠极为严重。在25oC下,从卵发育到成虫需要18-30天不等,其历期取决于取食的植物种类。

  防治方法:①培育无虫苗;注意安排茬口、合理布局,大棚内黄瓜、番茄、茄子、辣椒、菜豆等不要混栽,有条件的可与芹菜、韭菜、蒜、蒜黄等间套种,以防粉虱传播蔓延;黄板诱虫和摘有卵块叶。②用5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等喷洒。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通讯员 阿爱珍)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叶青 方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