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简介:千岛湖镇青溪村由斋上、长岭、湖坑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位于千岛湖镇的东大门,坐落在05省道一侧,全村367户847个人口,山林面积18700余亩,其中水果占了4000多亩,水果是青溪村的主要经济作物。近年来随着乡村游的兴起,依山傍水有果树的青溪村农家乐也逐步发展起来。
春意暖暖的4月,走进千岛湖镇青溪村。
想起李白写的诗句“青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当然,李白诗中的青溪,并不是这里的青溪村,而是曾经清澈见底的青溪。青溪,也曾是我们淳安的县名。无论如何,取名青溪,总有一种亲切感,有一种美好的寓意。
到达青溪村时,清晨的雾气还没有完全散去,薄雾笼罩下的青溪村,静静的,水灵灵的。4月初正是桃花盛开的时候,所以,一到村口就有粉色的桃花笑脸相迎。与桃花相映成趣的还有雪白的李子花。再抬头望望整个村子,目光所到之处,都有粉的桃花和白的李子花,一片片,一丛丛,一簇簇,散播着春的信息。道路一侧的山涧里,清澈的溪水,跃过石头,潺潺而下。沿着斋上自然村的村道一路前行,村道顺着山势向上,领人也渐渐地走入山中。村民的房子依着山势三三两两建在山腰间。时而路两侧都是满是果树、山林,时而转过弯又现出几栋房舍,令人想起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青溪村盛产多种水果,其中以桃子居多,所以,来到青溪村是到处可见桃树。“从5月份首批上市开始,桃子销售可以一直持续到10月底。”说起村里种桃树,青溪村党支部书记吴树根的话匣子打开了。“我们是水果大村,每家每户都种桃树,光斋上村种植30亩以上的就有40多户。全村发展水果,经济收入都不错,年人均收入1万余元,而其中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有20多户。”
村委主任廖克文家住斋上自然村,村民种桃树的历史,他也是亲身经历。他说,说起青溪村种桃树的历史,那得回溯到刚刚土地承包到户的时候,因为当地山多田少,而且县里鼓励发展水果经济,从1983年开始,大家纷纷开始种植桃树。不过当时种植的多是黄桃,收益并不多。通过近30年的发展,村民种的桃子也适应着市场经济的变化。特别是近10年来,通过品种改良,村里水果产业发展迅速。桃子不仅有早、中、晚熟,而且通过从外引进,桃子的品种也日益丰富,有许多优良品种,桃子价格也上去了,村民也致富了。今年,村里又新发展桃园500多亩,低改、嫁接桃园200多亩。
一直以来村民们种桃树、卖桃子,与市场接触多了,适应市场的能力也很强。慢慢地大家种桃树种出了大水果产业。枇杷、杨梅、李子,也日益发展起来。
村民郑金书,就尝到了种枇杷的甜头。郑金书的家住在05省道外侧,紧临千岛湖水。几年前,原本从事农用车运输的他,也加入了种植水果的行列。他充分利用自家的土地临千岛湖、气温高、受冻几率少的优势,种植白枇杷6亩多,现在年产值达到了8万多元。“水果有奔头,而枇杷产值更高。”说起“半路出家”从事水果产业的原因,郑金书这样说道。
青溪村家家户户种果树,可以说个个都有水果经。无论走进哪家农户,说起水果都能唠上半天。问起种水果,家就住在村口的吴阿姨打开了话题。“我家桃子还是李子多。李子的品种多呢,有玫瑰红、秋姬、佛莱索……”吴阿姨说,儿子女儿都大了,在外有了自己的工作,她自己在家带带孩子,种些水果,自顾自是没有问题的。说起自家的水果,正在忙着给今年新嫁接的桃树准备固定支架的村民蓝荣根也与记者攀谈起来。
“桃子?多哦。多少亩?没准确量过,就是自家地里种呗。品种?也多哦。凤凰玉露,那是从宁波凤凰来的优良品种,新川中岛,这是日本品种呢。大家爱吃什么桃,我们就种什么品种。”蓝荣根说,现在大家普遍爱吃较脆的桃子,所以村民们种植的桃子品种也是随着大家的喜好走。而晚熟品种的桃子价格也更高,去年收购商上门收购的价格也达到了每斤4元。
为了增加村民的水果产值,村两委干部外出学习参观,并引进优良水果品种在村民中推广种植。种植成功后,很多村民就从自家的桃树上剪下枝条自行嫁接。“好的品种就自己嫁接,推广出去,既省钱又不会出错。”说起嫁接,蓝荣根便领着记者走到家门对面的菜园地,展示他自己育下的毛桃苗。“这是我去年12月从山上拾的毛桃籽种的,到明年就可以用来嫁接其他品种的桃树了。”
微微清风中,小小的桃树苗已经长出了嫩绿的叶子,轻轻摇曳着,这里孕育着收获的希望。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叶青 方耀
三农政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