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村简介:松源村位于千汾线沿线,是界首乡有名的水果村。该村由松源、坑口、河畈三个村合并而成,共392户1193人。由于村庄周边区域独特的丹霞地貌,该村水果产业发展良好,种植有大量的柑橘、西瓜。近年来,依托千汾线的开通,该村不但经济快速发展,而且基础设施也大为改善。
“来,尝一尝我们村里的西瓜!”一块又红又嫩的西瓜端到了记者眼前。捧起来咬一口,只觉得一股甘甜的清流从喉咙里滑下,让人感觉清凉。松源村的西瓜果然名不虚传。看到记者回味的神色,村委主任周新建开心地笑了。
7月10日下午三点,天上的烈焰毒辣辣,记者来到了松源村。在这里,记者感受到了该村经济发展的蓬勃生机。
水果产业,是松源村的特色产业,该村最多的是西瓜和柑橘。周新建告诉记者,该村种植西瓜200多亩,产量1万多斤,产值在300万以上。
“我们这里的西瓜品种,都是经过几年精挑细选的。你看,我们的西瓜剖开后,颜色好,口感也非常好。这种叫‘红蜜’的品种,我们种植已经有五六年历史了。现在我们这里西瓜快要下市,不然品质更好。”周新建手拿起一块西瓜指给记者看。
和去年相比,今年该村的西瓜产量不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西瓜在开花结果那些天,遭遇了阴雨天气。外地也差不多情况。不过产量虽然低了,但是价格却不错。所以总体收入和前几年持平。一位村民在边上说:“听市场上的人说,以前西瓜每斤的利润大概是2到3毛左右,今年居然到了8到9毛。”松源村的西瓜销售有两个途径。一部分是外地老板上门收购的,非常方便,但是价格相对低一些。还有一部分是自己跑市场,主要是千岛湖镇和汾口两个方向,价格要高一些。
“为什么这里西瓜不多了,但是市场上外地的麒麟瓜等数量却非常多呢?”记者不解地问。“主要是生产方式不一样。我们这里西瓜都是野外生长的,是纯天然的,一般是每年6月10日左右上市,7月10日左右下市。现在市场上麒麟瓜等等,都是大棚里生产出来的。两者无法作简单的比较。”周新建表示,界首一带的土质,决定了这里最大的优势是种纯天然西瓜。
和西瓜相比,柑橘带来的经济效益更加稳定一点。该村有柑橘600多亩,每年产量非常大。柑橘的价格这几年都不错,早熟的品质。批发价都在1元以上,高的可以达到1.5元左右。
“我们这里的村民都有这样一个观念,好的水果,价格再高,也有人愿意买。而差的水果,有时候,价格再低,也无人问津。所以,我们村的目标是发展精品水果。在乡政府的帮助下,我们果农每年都要参加各种技术培训,提高管理水平。这段时间,气温较高,虫害比较多,是柑橘培管的关键阶段,大家都忙着上山为柑橘除虫呢。”周新建表示,在村口附近有一个建设中的果蔬临时交易市场。大家现在都盼着早日投入使用,希望它能够给大家销售带来更多便利。
除了水果方面,松源村的茶叶和蚕桑发展势头也非常好。目前,该村有100多亩茶叶,每年蚕桑发种700张左右,给村民带来了滚滚财富。得益于经济条件的改善和政府的帮助,松源村这几年来基础条件大为改善。其中,最让村民欣喜的是一条700米长的林道。这条林道连接着一个交通不便的山谷,里面有400多亩的杉树,200多亩的水果。因此,当这项投资30万元的工程竣工后,当地百姓都欢喜相告。
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松源村的面积比较大,村庄分布非常分散。其中,两个距离最远的自然村,相互距离有四五里路之远。村庄大,各种基础设施投资需求也就大。今年是松源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年,各种项目的投资金额总数达到了近200万元。
“村里想重新建设一座大桥,这座桥叫坑口桥。这座桥原先只有2米宽,是由预制板为主要材料建成的,两边没有扶手,不能通行重型车辆,而且人行走也不安全。一直以来,村民要求重建的呼声很高。我们村计划投资25万元,建设一座宽5米、高6米、长21米的新桥。计划8月开工,年内就完成。”周新建介绍说。据悉,松源村其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还包括自来水改造、污水处理改造等等。随着这些基础设施的建成和完善,该村百姓将能享受到更多的经济发展成果。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叶青 方耀
三农政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