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简介:富泽村,位于千岛湖镇北部、杭千高速淡竹出口处,有242户682人,由原来的富泽村和金竹牌村合并而成。该村是我县唯一一个畲族少数民族村,拥有悠久的少数民族文化。近年来,该村依托山水和交通优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经济,村庄的总体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8月初的一个早上,阳光已经把富泽村四周普照,这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已经从一夜的沉寂中醒来,村庄的主干道上,到处是人来人往。这一天村庄为何如此热闹呢?许多村民笑嘻嘻地给出了答案:今天我们过节!
村民口中的节日,是千岛湖畲族文化节。这一天,该村以“魅力名镇、畲族风情”为主题,在新建成的千岛湖镇富泽村畲族文化公园,拉开了文化节帷幕。来自全县各地和县外的客人,可以在这里一睹畲乡的发展成就和畲乡风情。
驾车至杭千高速淡竹出口,记者就看到了06省道公路两侧插满了五颜六色的旗帜,这些旗帜正在晨风中猎猎作响。在公路上,许多交警正在维持秩序。显然,为了保证这次文化节的顺利进行,交警已经启动了临时管制措施,合理安排了车辆停放点,同时对途经的大型汽车进行了检查。
新建千岛湖镇富泽村畲族文化公园就在高速出口旁边,这片场地附近已经人声鼎沸。在这里,有慕名而来的客人,有外地的媒体人员,也有村庄四周的村民。最醒目的当属身穿五彩特色服装的畲族人了。旁边村民告诉记者,该村有畲族人口两百多人,主要有钟、雷、蓝姓三大姓氏,这一天他们几乎都穿上了民族服装,特别是那些需要上场表演的村民,更是打扮得异常漂亮。
上午9点,文化节活动正式启动。畲族文化公园的舞台上,各种各样精彩的表演轮番上阵,看得台下观众不停喝彩。“你再等等,我估计我们村的经典节目就要上演了!”一个村民兴奋地向旁人介绍。他口里说的经典节目,是指该村上次在秀水节上亮相的“畲族粑槽舞”。最初的畲族粑槽舞是为了驱赶野兽,随着事物的演变,人们所跳的粑槽舞不断推陈出新,舞姿更加完美,配上喇叭、芦笙等乐器,内容更加丰富,发展成为民族庆典、庆祝丰收的主要表现形式。
离开文化公园,记者沿着06省道往前行进,呈现在视野里的是一排排依山傍水的民居。这些民居的特点是,相互之间的距离并不局促,加上和四周绿色环境融为一体,呈现出一种非常和谐的景致。其中,很多民居已经开始经营农家乐,门口打出了醒目的标志。
“现在我们生活比以前好多了,特别是在我爷爷那辈,还是生活在后面的山上,那日子可真苦。”一名蓝姓村民告诉记者,他们以前居住的地方叫文阳坞头,名称虽然很大气,但因为是在山上,大家住的都是泥坯房,由于没法种水稻,吃的基本上是玉米和番薯,每次下山要走十几里的山路。
大约在60年前,畲族的百姓响应政府号召,在政府的帮助下开始移民,渐渐都聚集到了现在的山下。在山下,他们分到了田地,建设了新家园。如今,60多年过去了,富泽村已经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
该村支部书记方来山告诉记者,依托优越的地理环境,村里这些年来,多次聘请有关专家、技术员对本村气候条件、土壤性质及地理地势进行考察论证,决定以发展水果为特色产业。通过几年的努力,80%的农户发展了以翠冠梨为主要品种的水果基地,现在全村联片翠冠梨基地达到500亩,通过科学规划、配套设施建设,建成了千岛湖镇第一个杭州市生态梨示范园区,成为该村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农业经济红红火火,乡村旅游经济也不甘落后。目前,该村已经有农家乐9家,这些农家乐的规模和档次都不错。比如,虎泉山庄这些天的生意就特别好,每到周末都要接到上百名来自周边县市的游客。再比如说,小桥流水农家的环境很不错,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家农庄集吃住于一体,整个院落的环境很上档次,而且还富有浓浓的乡村气息。
最让百姓感到高兴的是,村庄整体环境的改善。据村民透露,这些年该村的实事工程一个接着一个,大家都日益感觉到生活环境越来越好了。“记得在2006年,村里完成拆迁户新村和学校生活饮水问题,改善农户三格式厕所,完成了1700米村道拓宽硬化,建设了垃圾房。2007年的时候,再次扩宽道路硬化,完善村务公开栏、宣传栏及老年人活动室、科普宣传室等。2008年的时候,建成45立方米污水处理池2只,还有路灯安装……今年我们村已完成拆危拆旧、墙体美化和富泽坞小型公园、文阳坞景观公园等项目,我们相信以后的条件不会比城里差。”一位村民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着。
上午11点不到,整个开幕式文化表演结束了。村民们纷纷四散回家,原来观看表演的客人们则在接待人员的引导下,前往各个农家乐用餐。几个农家乐老板告诉记者,该村的畲族文化节活动将持续一个月时间,他们都相信这次节日能够带来更多的商机。对此,记者毫不怀疑。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叶青 方耀
三农政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