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绿色田野 > 山村会客厅
山村会客厅:龙门村里多高楼
发布时间:2012-09-06
山村会客厅:龙门村里多高楼

  村庄简介:龙门村位于汾口镇西南部,由龙门村和霞坞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269户908人。该村拥有耕地面积324亩,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是蚕桑、茶叶两大产业。近年来,该村牢牢抓住淳开线建成的机遇,大力加强村庄建设,村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和人们取名字一样,希望人如其名,每个村庄的名称,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该村庄的特点。龙门村,乍一听名字,就拥有一种气势。似乎,这样的村名更加适合出现在武侠片里面。

  说起来,这已经是记者第二次来到龙门村。前一次是在去年下半年,当时秋风阵阵,龙门村被四周金色的稻田簇拥着。这一次,是在盛夏之末,天空上的烈日散发着令人畏惧的热量,龙门村里炎热且寂静,除了村后山林里还有几只蝉在撕裂般鸣叫。

  这是一个紧紧挨着千汾线的漂亮村庄,整个村子建在一个缓坡之下,呈现出一个弯弯月亮般的造型。站在村口往四周看,整个村庄处于一个长长的平谷中,远处是青山迤逦,近处是平坦的田地。现在这些田地里,最多的是翠绿色的桑叶。

  走进村庄,记者的第一感觉就是高楼林立。淳安各个乡镇的村庄,其建筑风格都大同小异:老旧的房子大多是两层高,好一点是砖瓦房,差一点的泥土房;新的房子大多是两层和三层高的小洋房,超过三层高的也并不多。相对而言,龙门村的新造和正在建造的房子,几乎每幢都在四层以上,绝大多数有五层。远远望去,整个村庄的建筑颇为壮观,有一种“城市一角”的感觉。

  “你们村子为啥叫龙门村?”记者在村子口上问一个村民。这个年轻的村民被记者问住了,想了又想,最后说:“可能是因为村子后面有座龙门古塔吧!”对于龙门古塔,记者曾经专门了解过。这座七层砖木结构的徽派风格古塔建于明代,高27米,是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根据记载是附近赤川口村一位村民建的,这个村民叫余四山,名乾贞,字秉智,是明隆庆进士。现在经过这么多年风雨,许多年轻的村民都不知道,龙门村是因龙门塔得名,还是龙门塔因龙门村得名了。

  从村口往村子中间走,一条宽阔的大道出现在脚下,这条道路完全可以两车并行。一问才知道,早在淳开公路建成之前,汾口镇到开化的公路就穿过该村。后来淳开公路兴建,考虑到安全等方面因素,选择了从该村附近穿过,于是这条老路就成为了该村的村中大道。

  得益于便利的交通,该村的大街上店铺非常多。比如,记者在这里看到了修理自行车、三轮车等轻型车辆轮胎的店铺,也看到了小吃店、小型百货商店。由于天气炎热,村中街上的行人稀少,唯一看见的几个村民,大多待在这些店里。有的在忙修理,有的三四扎堆,在玩麻将休闲。

  “这段时间天气很热,大家都是早晚出来劳作。前一段时间,我们在忙养早秋茧,忙完了这件事,这段时间就要空一些了。我们村里养蚕的大多数是中老年人,年轻人出去打工的整年在外打工,出去做自己生意的也在各地跑生意。”一位村民这样说。他表示,现在村里最热闹的是造房子,今年村里已经一下子冒出了六七幢五层高的大房子了。

  房子大,闲人少。这是记者对龙门村的最直观印象。这样的印象难说是深刻,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记者的思考:也许也正因为闲人少,该村才有这么多房子吧!村里少闲人,这说明大家都在忙着赚钱呢!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叶青 方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