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绿色田野 > 山村会客厅
山村会客厅:环境一新峰川村
发布时间:2012-09-20
山村会客厅:环境一新峰川村

  山村简介:峰川村距浪川乡政府2公里,离AAAAA及风景名胜区千岛湖镇55千米,千汾公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2007年行政规模调整后,由沙众、瑞塘、姜坞口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村域面积2.7平方公里,全村共有农户280户,人口达916人。

  峰川村,2009年度,该村被列为中央农村环保专项资金“以奖促治”项目实施村,随后该村将治标与治本、专项治理与长效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同步推进乡村环境综合治理的“硬件”和“软件”建设,深化和巩固治理工作成果,通过两年来的环境治理,实现了村里环境更加亮丽,民风更加文明的工作目标。

  金秋九月,微风送爽。9月15日,记者来到浪川乡峰川村,刚进村口就被眼前的乡村美景吸引住了。公路沿线一排排改造后的农房,矗立在绿油油的田畈中,显得格外美丽,新修的通村水泥公路一直延伸到乡村尽头。

  “为了建设美好乡村,我们组织全体村干部、老党员和村民代表进行了广泛宣传,形成了全体村民关心、支持和参与村庄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村支部书记杨时年介绍。

  记者随意走进一户人家,主人汪志强正在卫生间清洗抽水马桶。汪志强说,他家以前是朝天坑棚,不仅难看,每逢夏天,蚊蝇到处飞舞。“借着农村改厕,我把朝天坑棚拆了,建起了这个标准卫生间,既干净又方便。”高高的护坡上,一位大嫂正忙着割除杂草。杨时年有感而发:“其实,护坡上长些茅草可以固坡,也不难看。但各种杂草混在一起,给人的感觉就太乱了。要是能有规划地长些漂亮的护坡草就一举多得了。”身旁的大嫂也笑呵呵地说道,乡里村里都宣传了,我们也该自觉做点有意义的事情,毕竟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的事情,环境好了,受益最多的是我们。

  在村办公楼前,记者注意到宣传教育专栏不仅向村民们宣传疾病预防知识,健康保健常识,爱护环境卫生的重要性,还有顺口溜编成的卫生知识,朗朗上口。杨时年走进办公室拿出一大叠资料,向记者介绍起村里环境治理的开展情况。上面的一组组数据颇有说服力:姜坞口自然村建成集中式生活污水处理池,容积为60平方米,埋设管网1950米,受益人口334人;沙众、瑞塘两自然村设计人工湿地面积1026平方米,受益人口600人;瑞塘自然村氧化塘改造容积8000立方米;全村生态绿化建设300平方米,建设畜禽粪便处理小型化粪池80只,三格式厕所改造260户……

  “在广泛宣传文明新风、建立健全村卫生保洁制度的同时,村里更是加大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去年村里硬化升级道路2.2公里,今年又在村道主干道沿线和村民集中居住区添置新购的垃圾箱30个,用于处理生活垃圾等废弃物的堆放,并定期采取转运或无害化处理方式进行填埋。” 身旁的村干部介绍。

  杨时年还拿出村里的会议记录:“你看,这是我们村里去年关于环境治理的会议记录,为了有序推进环境治理,深化和巩固治理成果,村里建立了每周例会制度,针对村里环境治理中存在的不足,组织村干部和个村民小组长开会研究落实,积极完善村里的卫生管理制度,不断改善村里的居住环境。”

  看着一排排整齐美观、新颖别致的农家新房与村内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工程交相辉映、相映成趣,相信在干群群众的不懈努力下,农民生活质量、人居环境一定会再上一个新台阶。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叶青 方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