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绿色田野 > 山村会客厅
山村会客厅:品质生活王家源
发布时间:2012-09-27
山村会客厅:品质生活王家源

  山村简介:文昌镇王家源村距离镇政府3公里,由原王家、丰源、塔心三个村合并而成。全村共有340余户,1100多人口。近两年来,王家源村在村庄建设的同时,注重村中农业产业的发展,在为村民创造良好生活环境的同时,力争提高村民的生活品质。

  再次走进王家源村,距离第一次到这里已经有2年多的时间,时隔两年再次走进王家源,这里发生的变化令人意想不到。

  村庄整洁是第一印象,村中水泥硬化的道路上,看不到随地丢弃的垃圾,也没有人会随意丢弃垃圾。村子里的农居尽管不是清一色的样式,但新楼旧屋各有味道,错落有致。

  村子整洁的秘诀在哪里?听到记者夸赞村庄整洁,村党总支副书记郑早妹很自豪,她说是村里发动了两股特殊的力量――老人和孩子。“村里有很多留守儿童,我们请了8个孩子做卫生监督员,让他们对村民的不良卫生习惯进行监督。孩子们纯真,发现了大人的不良卫生行为,他们为立即指出来,不会因为‘面子’问题而不好意思。而大人也不会为此与孩子计较,反而会为自己的行为觉得不好意思。再加上老年协会里老人的力量,长辈的话总是分量重一点,所以,在这两股力量的作用下,现在村民们都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村里卫生状况变好了,随意丢垃圾的人自然少了。”

  来到村子的中心地带,就会看到一个偌大的荷花塘,与亭台、游步道、廊桥、亲水平台,构成了富有诗情画意的江南乡村美景。沿着回环曲折的亲水平台,走进荷塘,不禁让人放慢了脚步,听取荷塘内蛙声虫鸣,忘却城市中嘈杂的车流、喧闹的虹霓。

  郑早妹告诉记者,荷塘是今年刚刚完工的,王家源村创建市级美丽乡村“精品村”规划建设项目之一。去年,王家源村列入杭州市美丽乡村“精品村”建设村时,制定了王家源村2011至2021年 十年发展规划。为将村庄建设得更加美丽,目前该村已实施拆违拆旧8000名方米,并对墙体立面进行美化,雨水沟渠进行治理,庭院实施生态改造。还建成了330平方米的旅游接待中心和800余平方米的农民活动文化广场,又对河道进行了景观改造。如今,王家源村的河道里不仅有清清河水,还有以大小石头堆砌的小围堰,拾级而上,别有一番风情。

  荷花塘的一侧,则是参天的古树群,柏树、榔榆、香樟6种18棵古树粗壮的枝干和碧绿的树冠,树干上攀援着密密麻麻的藤蔓,宣示着强大的生命力。经过修整美化后,古树群变成了一个古树公园,往来劳作的村民,累了在古树下歇歇,热了在古树下纳凉。即使无所事事想出去走一走,这里也是一个绝佳的好去处。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王家源村美丽程度大大提升,村民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要想村民在村里呆得住,生活得好,还需要有产业支撑。”走出古树公园,郑早妹向记者介绍起村里近年来的产业发展。

  2009年,王家源村成立了千岛湖王家源果蔬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业产业。这几年,王家源的蔬菜名气越来越响,来到村里你会看到,田地里蔬菜大棚是主角。“我们的蔬菜主要分两种,这里王家自然村是无公害蔬菜,村里统一流转了200多亩土地,再出租给老板。蔬菜基地的建立为村民提供了长期的就业岗位,解决了部分劳动力问题。另外,在塔心自然村则是一个高山有机蔬菜基地,因为条件限制,基地不大,但全部是有机蔬菜,不喷农药、不施化肥,采用杀虫灯、防虫网等现代化的杀虫机器,蔬菜质量上乘,是全县唯一通过国家有机认证的蔬菜。”郑早妹领着记者来到塔心自然村,果然这里的菜地里插着黄色的杀虫色板,电线杆上则挂着长方形的杀虫灯。

  这么好的有机蔬菜,肯定大家都想吃到,但是却不是那么容易的。郑早妹告诉记者,因为基地不大,产量不多,有机蔬菜主要采取订单式销售,杭州的猎户餐饮公司和上海“蔬香门递”有机蔬菜电子商务网是主要的固定客户。而“蔬香门递”的销售方式也比较独特,采取网络下单、快递投运的方式,直销上海市场。“客户从打开我们网站,选择所需蔬菜下单,到工作人员采摘、打包、投运,一般6个小时左右,就可以吃到我们这里的新鲜蔬菜。”

  除了蔬菜产业外,凭借着良好的地理和资源优势,乡村旅游也在王家源有序发展起来,已建起农家乐2家和2家农业开发公司。与此同时,来料加工业劲头强劲,已有2家制笔厂,5名来料加工经纪人,带动80余个就业岗位。相信,随着王家源农业产业的发展,村民百姓的生活品质将会越来越高。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叶青 方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