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绿色田野 > 致富路上
打工妹的华丽转身——记左口乡来料加工经纪人洪桂英
发布时间:2014-08-07
打工妹的华丽转身――记左口乡来料加工经纪人洪桂英

  “桂英,手机挂件的货拿来没啊?”

  “桂英,下次货来,给我留20斤啊!”

  这样的声音常常在左口乡塘边村里回荡。洪桂英,塘边村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一次偶然的机会和来料加工结缘,让她实现了从“打工妹”到“来料加工经纪人”的华丽转身。现在,她的来料加工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成为村中妇女增收的主心骨和领路人。

  接触来料加工之前,洪桂英像其他年轻的农村妇女一样也是外出务工大军中的一员,随丈夫一起在外打拼。她的丈夫是做装潢的,自己则是在分水一家宾馆做前台服务员,每个月有固定的工资,但是有时碰上淡季,做前台也显得很无聊,无所事事。在这样的情况下,宾馆老板建议她去拿点来料加工做,既打发时间又可以挣点外快。就是这样一个好心的建议改变了洪桂英以后的生活。

  洪桂英在宾馆老板的介绍下,去工厂拿了一些来料加工产品到宾馆做。刚开始的时候不熟练,一天也就只做十来块钱,但是洪桂英并没有因为钱少而放弃,慢慢地越做越熟练,最后每天的加工费能做五六十元钱,这让她心中一亮。原因很简单,塘边村是县来料加工专业村,村中原来就有来料加工套笔项目,但是套笔利润薄,做得最多的人一天也只有三十余元。不过,洪桂英正从事的手机挂机项目似乎打破了她一直对手工项目加工费低的偏见。

  “没想到手工项目也可以一天做五六十元!”洪桂英感慨之余,决定把这门活介绍给村里父老乡亲。恰逢婆婆身体不好,年纪也大了,一个人在家没有人照顾,洪桂英就毅然带着这个项目回了家。

  2013年2月,洪桂英回家做来料加工,这个消息很快在村里传开了。许多妇女慕名而来,加入她的来料加工队伍。刚开始,村里的妇女也和洪桂英当初一样,每天只能做十来元钱,为了鼓励妇女的加工热情,洪桂英积极和乡妇联沟通,在乡妇联的支持下举办了一场来料加工技能培训。在乡妇联的支持和洪桂英的鼓励下,加工人员的工资一天一天高起来,人均加工费每天达到四十余元,洪桂英悬着的心放下了。

  可是,另一个问题出现了。由于手机挂件的数量有限,每次大家都是抢着做,后来甚至到了每人限定多少斤,手机挂件项目很快就出现了供应不足的问题。洪桂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多次到分水和老板协商,争取项目的日常供应,同时积极引进新项目,让加工人员有更多的选择。她说:“真怕这个项目停掉,自己倒没什么,总感觉对不起那些做来料加工的姐妹。”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洪桂英已经发展了一支近百人的加工队伍,项目有手机挂件、空调零部件、敲笔帽等多品种,同时加工点辐射到千岛湖、临岐等地。这位曾经的农家打工妹,凭借自己的坚韧和拼搏,兼顾家庭和事业,在带动妇女姐妹致富中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记者 方俊勇 通讯员 王吕)

 

千岛湖新闻网 责任编辑:叶青 范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