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绿色田野 > 致富路上
汪亚平: 梦想一直在路上
发布时间:2015-07-29
汪亚平: 梦想一直在路上

  1993年,建德人汪亚平从浙江农业大学毕业。毕业后的汪亚平看好千岛湖一湖秀水的发展前景。所以,他放弃了办公室的工作,凭着热情和执着,选择从事水产养殖。

  区别于传统千岛湖水产品鲢、鲫鱼等产品的养殖,汪亚平选择养殖高端水产品,他查阅了大量水产渔业资料。从资料中发现长江水域现已绝种的长江三鲜之首的鲥鱼品种可能适合千岛湖水体养殖。他立即通过各方关系,从美国引进了种鱼苗进行试验养殖。通过几年的培育实验、养殖,成功在千岛湖水域养殖鲥鱼品种。但汪亚平并没有满足引种养殖的现状,心想着是否能自己孵化鱼苗,降低养殖成本。他又精心钻研,反复试验,实现了苗种孵化、养殖、销售等产业化生产。

  2009年,汪亚平从网上看到一长江流域名贵鱼种刀鱼,引起了他的注意,“不安分”的他几下长江边的渔村,用近2000元一斤的高价从长江当地渔民手中购得几条鱼。

  “水温、水深、饲料配比,这些都是能否成功养殖的关键。”但成功永远不会一蹴而就。多次试验失败,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两年后,汪亚平才成功在千岛湖水域养殖刀鱼品种,成了国内刀鱼种苗孵化培育的技术领头人,成功实现了苗种自己孵化、养殖、销售,构建刀鱼产业链。

  就是凭借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执着精神,汪亚平成了渔业专家,被安徽、江苏外地渔业协会和专业大户邀请作为顾问、指导。他的养殖基地也成为全国渔技推广科技示范基地和中科院无锡淡水渔业中心长江刀鲚人工繁殖实验基地。

  然而进行名贵鱼种批量养殖,养殖成本较高,每年需要饲料、人工、管理费用在150万元左右,鱼苗引进和孵化繁殖成活率又不高,资金短缺成了汪亚平面临的又一个难题。“贷前调查、签订相关协议合同、资金发放,我很感谢淳安农信梓桐信用社,很快为我办理了贷款,解决我的资金困难。”现在,汪亚平养殖的鱼品种已达到5种,在国内市场上有很好的市场需求,产品供不应求。“我现在就想扩大养殖规模……我会一直坚定自己的梦想,继续做好产业转型升级、扩大养殖量。”

  (记者 李维维 通讯员 章黎明) 

 

 

千岛湖新闻网 责任编辑:叶青 范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