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绿色田野 > 致富路上
富德村民扎扫把也挣钱
发布时间:2015-10-16
富德村民扎扫把也挣钱

  选毛竹枝、扎小把、捆扎、放竹柄、固定……一大早,在石林镇富德村修坑坞自然村,58岁的毛德祥便开始娴熟地扎起了扫把,不到5分钟,一把结实美观的扫把就扎好了。

  “扎扫把看似简单,但准备工作多着呢。”毛德祥一边忙着手中的活,一边和记者聊着扎扫把的经验,“得先挑选毛竹枝、去叶,然后把事先扎好的竹丝一小把一小把地捆在竹竿的底部,每一圈都要捆扎得很紧,在固定的时候要把竹根底部削掉一些,这样竹丝就有了依托,不容易掉,而且坚实耐用。”

  毛德祥说,他以前没怎么扎过扫把,偶尔扎几把也是为了自家用。今年,村里开办起了扎扫把的来料加工点。由于他家中还有90岁的母亲需要照顾,因此不大适合外出务工,于是便想着来试试,没想到工资还不错。“扎一把扫把能赚2.5-3块钱,一天工作8个多小时和老婆一起能扎一百二三十把……”交谈中,记者能感受到他对这份家门口工作的喜爱。

  中午11时,毛德祥和妻子一起整理了扎扫把的加工材料,并清点了上午扎的扫把数量。“上午总共扎了48把,我们配合得比较好,她负责做准备工作,我负责扎,中午回家给老母亲烧饭,吃完中饭休息会,下午一点左右再过来。”说完,毛德祥骑着摩托车载着妻子回家吃午饭。

  和毛德祥一样,长期在富德村扎扫把的还有20多位村民,大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村民邵志仁简单地吃了点中饭,便又开始忙碌起来。“村里发展扎扫把,不仅将原本废弃在山上的毛竹枝加以利用,同时解决我们的工作问题,增加了我们的收入。”

  据了解,石林镇毛竹资源丰富,素有“十里竹林,万亩竹海”之称,毛竹成为当地村民的主要收入。近年来,石林镇在加强1竹2鸡3笋示范基地建设的基础上,不断拓宽村民增收渠道,依托竹资源发展扎扫把来料加工业正是就地取材,靠丰富鲜明的地方特色,搞活了促农增收的“乡土经济”。

  记者 邵建来

  通讯员 潘丽珍 

 

千岛湖新闻网 责任编辑:叶青 范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