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绿色田野 > 致富路上
千锤万击还坚劲
发布时间:2018-05-23

记者 王建才

每一门传统手工技艺的背后,都闪现着手工艺人的心血与智慧,凝结着岁月与人生的坎坷沧桑。一块铜,要经过铜器匠人的几万锤、甚至十几万锤的锤打,才能成为一件稀罕的精美铜器,这里包含了千百年来古人技艺的传承。

5月10日,记者走进景秀花园一家10平方米的蒋记铜艺店,柜面上摆放着各种已做好的铜壶、铜火锅、铜烛台、铜面盆……看上去很有光泽,分量颇重。这些小时候经常看到的传统家什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了。

42岁的蒋念和师傅是汾口镇富塘村人,在景秀花园有一间蒋记铜艺店和手工制作间,他16岁开始学铜匝,六年的学徒生涯,挑着手艺担子不知走过多少村庄、吃过多少苦。

“打造铜器是个细活,先是缜密设计构思、画图、做模型,然后裁切、退火、酸洗,再经过几万次甚至十几万次手工锤打,铜材由生涩变得精润,铜质的光彩和锐性逐渐被完美地呈现出来。”蒋师傅告诉记者。

蒋师傅这几年的得意之作是摆放在柜面上的大铜壶和柜台里面的铜鱼,铜鱼曾荣获2017创意千岛湖旅游品设计大赛优秀奖,大铜壶可装100多斤水,用七八天时间才制作完成。他说,最大的已卖出,可装150斤水。千岛湖大酒店里的铜火锅基本上都出自他的手。

蒋师傅还有一间10平方米的手工制作间,里面摆放着各种制作工具,有几十年前师傅留下的老物件。蒋师傅说,在老一辈手工艺人看来,做铜器,本来是“贱”活,天天抡着锤子敲,还容易伤手。而从一块铜片,到一口小锅,要敲打几万锤,好的铜器,厚薄均匀、表面平整,工匠的手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现在大部分生意都是酒店来定做、维修的,还有样品拿来仿做的,每年有十几万元收入。”蒋师傅笑着说。

提起铜艺的传承,蒋念和说,儿子高中毕业也学过,学了半年实在吃不消就不学了,每天要弯腰低头十几小时,一锤锤的敲打,锤到眼到,是相当吃力的活。虽然现在对这些铜制品感兴趣的人不多了,但老祖宗传下来的这门手艺活儿,他不舍得放下,会继续坚守下去。

由于时代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一些传统手工艺正面临着濒临消失的境遇,许多老物件也与我们渐行渐远。而铜器制作的民间手工艺人,面对繁华不再,却依然选择坚守。或许在他们的眼里,民间手工艺的传承比赚钱更为重要。而正是因为他们的这种执着坚守,逐渐消失的老物件或将迎来崭新的生命力。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刘波  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