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绿色田野 > 致富路上
风雨养蚕路 致富带头人
发布时间:2018-06-07

记者 王建才

蚕桑是我县农业传统优势产业之一,说起养蚕,浪川乡洪家村村主任徐国良是把好手。徐国良是一位养蚕专业户,依靠养蚕增收致富。这个乡有很多养蚕专业户,养蚕业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5月29日,记者前往浪川乡洪家村寻找这位拥有39年养蚕经验的老蚕农,了解养蚕专业的酸甜苦辣。

走进徐国良大棚养蚕基地,放眼望去,大大小小的桑叶上蠕动着密密麻麻的蚕宝宝,徐国良正在给可爱的“小宝贝”添加蚕叶。

“这是二春蚕,今天刚开口,这个阶段蚕农是最辛苦的,要日夜照看蚕宝宝,不能让她们饿到。二春蚕本想养50张的,因今年价格比往年好,村民的养蚕积极性提高了,我自己只留了10张。”徐国良告诉记者。

徐国良是全县为数不多的养蚕大户,他从17岁开始接触养蚕。过去的39年里,徐国良曾多次到外地学习养蚕经验。桑园从0.8亩到30亩,从30亩到60亩,从60亩到90亩,从90亩到160亩,年年在发展。村里有些放弃养蚕的农户,都会主动找他,把桑园转租给他,因为徐国良多年的养蚕经验,值得他们信赖。

正因为有经验,在政府还没大力推行“十天养蚕法”之前,就有养蚕户叫他帮忙养小蚕,并用自己的免费劳动作为补偿。“十天养蚕法”实行以后,徐国良就成了村里名副其实的“小蚕代养户”。小蚕经过徐国良十天精心呵护后,发病率降低了,蚕茧的产量和质量都会明显提升。

“嫁给他就相当于嫁给了蚕”,这是徐国良妻子最常说的一句话。30多年来,徐国良妻子从始至终的默默支持着丈夫。

徐国良不仅是养蚕大户,还是村里连任四届的村主任。“他是我们村致富带头人。每年都花钱雇佣村里的剩余劳动力,在他这里帮忙除草、摘桑叶,每年都能赚个二三万。”帮工余叔叔说。

“今年一春小蚕种我养了1000张,10天之后就分发给村里的养蚕户了,自己也就剩了100张用来养大蚕,由于今年天气热,一春蚕的饲养周期比往年要短。春蚕得了病,最后也就剩下60张了。我现在有20几个长期工,帮忙整理桑叶、运送蚕茧等。养蚕高峰期最多一天要雇80多人,男的110元左右/天,女的90元左右/天,每年工资要付出40多万元。”徐国良告诉记者。

“去年我养了130张大蚕,小蚕养了1000张,收入80多万元,今年蚕茧价格比往年好,准备养大蚕260张,小蚕2000张。”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刘波  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