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绿色田野 > 致富路上
竹荪撑起“致富伞”
发布时间:2018-08-30

记者 胡国诚

“竹径清风涤烦暑。”那幽篁蔽日的竹林,绿荫婆娑,凉风时拂,给人们减去了几分酷暑。那生长于竹林间的竹荪,更带来了舌尖上的美味。

8月16日清晨,在浪川乡金竹坞高山养殖场,记者看到一片青翠茂密的竹林下,成熟的竹荪身着一袭“白裙”已经破土而出,其衣袂翩翩的样子,宛若降落人间的白衣仙子。种植户张建德用两个手指小心翼翼将一朵朵形如裙子似的菌菇采下,并介绍道:“大棚中的竹荪,因为温度可控,所以24小时都可以出菇;而我们的竹荪种植在山上的坡地,仿野生环境种植,只有每天早上到中午时间段才可以出菇。大棚中的竹荪,炖一小时以上,就容易烂掉,我们的竹荪炖上几个小时都不易烂掉。”

竹荪是名贵的食用菌,一直以来是宴席上的山珍。历史上曾被列为“宫廷贡品”,近代湘菜中的“竹荪芙蓉”更是国宴名菜。

竹荪能够保护肝脏,减少腹壁脂肪的积存,有俗称“刮油”的作用;云南苗族人患癌症的几率较低,这与他们经常用竹荪与糯米一同泡水食用有关。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竹荪中含有抑制肿瘤的成分。

淳安是一个山多地少的山区县,由于最近几年毛竹收购价格持续走低,而人工成本逐年增加,现如今毛竹产业发展遇到了瓶颈。如何把成片的毛竹基地利用起来,盘活林下资源,仿野生种植竹荪带给农户新的希望。2017年是竹荪生产由试验田走向示范推广种植的第一年,在县林业局的引导和扶持下,竹荪推广辐射范围已扩大至枫树岭、浪川、石林、汾口、中洲等毛竹主产区,淳安竹荪总产值达到360万元,亩产值可达1.8万元,实现了“一亩山万元钱”的目标。

姜家镇林业站副站长徐金华告诉记者,竹林中种植的竹荪,在生态环境下仿野生种植培育出来的品质,最接近于野生竹荪。林下竹荪仿野生栽培项目的成功,既做到了毛竹资源再利用,实现‘变废为宝’,而且还保护了生态环境,避免了乱砍乱伐。更重要的是,将有效提升竹林效益,助力林农增收致富,为康美千岛湖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刘波  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