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睦州文苑 > 原创佳作 > 随笔
木蹋
发布时间:2018-11-29 13:51:15

小时候,农村很少有人穿过胶鞋。那下雨天怎么办呢?夏天好说,大人小孩,男男女女,晴天雨天,除了干活时穿着草鞋,其它时间大多光着脚丫子。到了三伏天,赤脚踩在滚烫的青石板路面上,脚底火辣辣的生疼生疼,得连走带蹦,那滋味真不好受,但比起冬天来,夏天的日子还是好过的。

那时候,哪怕是到了雨雪天较多的冬天,大多数人也是趿拉着一双布鞋,常常是连袜子都是湿的。还好,不管大人小孩,每人手上都有一个可烘烤的火熜,随时随地可以借机会烘一下。读书的学生更方便,把一双穿着湿鞋的脚往火熜上一搁,一边上课,一边烘鞋,把鞋烘焦烧破是常有的事。

也有那脑子灵活的,把已不能再穿的破旧胶鞋底修剪整齐,钉在布鞋底上,便成了一双胶底鞋。但旧胶底也不是家家都有,有那手巧的,便用木板代替胶底,钉在鞋底上,走起路来踢蹋踢蹋,老人笑着说,“你们这像是骡口子(骡子)过街”。

家乡人把这种木板底的鞋子称为“木蹋”。原以为这是日本人的专利,后来才知道,其实我们的老祖宗在隋唐时期就很流行穿“木蹋”了,它是那个时代的套鞋,它的大名叫木屐。

“木蹋”有两种,除了有鞋帮的那种外,还有一种没有鞋帮,只有一条寸许宽的布带钉在木板上,就像时下的塑料拖鞋,这是我们小时候比较流行的“木蹋”。

制作“木蹋”选料很有讲究,不能用杉、松、柏等直性纹路的木料,因为这些材质容易开裂。我们多选择那些诸如桕子树、樟树、棕树等,这些材质的木料纹路纵横交叉,韧性好,硬度适中,方便加工,穿着轻巧。

制作“木蹋”首先得依样画葫芦,拿鞋底在平整的木板上画好线条,用窄锯条锯好粗坯,然后用“一字刨”把周边修饰整齐。鞋底凿什么样的纹路随你想象,只要能达到防滑的目的便好。

我也做了这样的一双“木蹋”,是请一个“半瓶醋”木匠师傅帮忙做的。虽然上初中的那一年冬天,父亲给我买了一双解放鞋,但一到夏天,我还是喜欢穿着“木蹋”踢蹋踢蹋地招摇过市,因为穿“木蹋”凉快。后来,到了乡下商店里的货架上也摆出了塑料凉鞋的时候,“木蹋”便渐渐地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我的那双“宝贝”也不知被我扔到哪个角落里去了。 (余书旗)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徐丽 徐满萍

掌上千岛湖

掌上千岛湖

微千岛湖

微千岛湖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千岛湖新闻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湖新闻
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GO购

千岛GO购

媒美购

媒美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