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睦州文苑 > 民俗民艺 > 人文探究
“耕读传家”话淳安
发布时间:2019-04-03 09:41:25

章建胜

独自一人走进幸存的一些淳安乡村古村落,从一座座乡村老宅走过,看着那残留的“耕读,耕读第,耕与读,耕读传家”之类的门楣题字,令人感受到村落中曾经飘荡着的诗雅风韵和那背后深藏着的意蕴,“耕读”在淳安老百姓中可谓流传深广,深入民心。

在古人看来,“耕”指种田,农民的本分,耕田可以事稼穑,丰五谷,养家糊口,以立性命;“读”则是可以在农闲时或劳累时以读书为乐,读书还可以知诗书,达礼义,修身养性,以立高德。所以,“耕读传家”既学做人,又学谋生。“读”,当然是读圣贤书,为的不是做官,是学点“礼义廉耻”的做人道理,因为在古人看来,做人第一,道德至上。所以说古代读书人都常怀“耕以致富,读能荣身”之朴素愿望。耕读文化是农耕文明的精髓,“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是对传统文化的核心解读。在淳安的氏族文化中常有“富贵传家,不过三代;诗书传家,继世绵长”的家训。

千百年的耕读传家和文化濡化,孕育了淳安人“好读书”的风尚。民谣云:“养囝不读书,好比喂口猪;人若不识字,开子要被瞎子骗”。据县志记载,淳遂两县历代科举考试,进士及第者308人,其中状元3名,榜眼1名,探花1名。唐代文学家皇甫湜,诗人皇甫松父子,开创了一代新安文化,而“名扬千万里”的诗人方干,首开“睦州诗派”之先河;两宋有被徽宗誉为“两浙三方,天下无双”学问赅博的方闳、方訚、方闻三兄弟,还有破天荒高中状元、榜眼、探花的詹骙、方逢辰、黄蜕、何梦桂;元有“七子”方一夔、洪震老、吴暾、夏溥、余炎叟、徐夔叟、翁民瞻,其所编倡和诗《七子韵语集》向有“未必淳安劣建安”之口碑;明有南曲《杀狗记》问世,还有名震文坛的“三元宰相”商辂和文渊阁大学士方逢年;清有“浙中三毛,文中三豪”之一者毛际可和方士颖、方楘如、方棻如、方葇如父子、昆季四作家。淳安自古崇文重教,人才辈出,名儒众多,人文荟萃,素有”文献名邦”之称。千百年来,淳安人在以耕读为价值取向的影响下,淳安历代簪缨迭起,名家辈出。

学而优则仕,一直是学子士人的人生信念。淳安历代308名进士及第者,就是“学至大成乃仕”的淳安骄子。而“耕读传家”本义为“耕以养生,读以明道”。“读”,并非一定为“做官”而读,因为在古人看来,读以修身,书能育人。做人第一,道德至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正是“耕读社会”形成的社会生活方式和传统文化,给人以安乐、宁静、和谐、自然人生化境和浪漫情怀,人们能在平平常常的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着礼教的熏陶和圣哲先贤的教化。“耕读传家”在淳安影响深广,“耕读文化”成为人们一种自觉的文化追求。众多淳安寒门弟子就是在这种“耕读传家”氛围里,悄然崛起于阡陌陇亩之中。

当我们远足乡村,吟诵着祠堂老宅残存的劝世楹联:“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裕后有良图,惟俭与勤”、“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耕田读书”,可以看出耕读在淳安民间有着多么深厚的土壤!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刘波  于一


掌上千岛湖

掌上千岛湖

微千岛湖

微千岛湖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千岛湖新闻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湖新闻
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GO购

千岛GO购

媒美购

媒美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