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购房指南
融入大湾区融入长三角 南太湖新区“融”入一片海
发布时间:2019-06-03 11:17:00

太湖旅游度假区 浙江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沈勇强 摄


浙江在线6月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裴建林 杨新立 袁华明 通讯员 陈旭妍)

6月2日,湖州南太湖新区正式成立。自此,在长三角中心腹地,湖州高质量建设现代化生态型滨湖大城市的快车,挂入新的加速挡;湖州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南太湖建设好”的重要指示精神,有了更广阔的舞台。


湖州南太湖新区规划控制总面积225平方公里,在原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太湖旅游度假区两个“国字号”平台的基础上整合提升组建。

一个是湖州工业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主战场,一个是风光旖旎、商贸服务业发达的南太湖“外滩”,整合这两个看似发展定位截然不同的区域,将给湖州带来什么?作为我省大湾区建设中的“四大新区”之一,南太湖新区又将在全省发展大局和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中发挥怎样的作用?

近日,记者深入湖州,探寻其中答案。

两大平台优势互补

融合发展水到渠成

1559521110241_5cf46756159bb8144ed95b53.jpeg


太湖旅游度假区 浙江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沈勇强 摄

夜幕降临,月亮酒店幻化出五彩霓虹,美食街飘出阵阵湖鲜香味。沿着太湖路,十分钟左右就能从繁华的市区抵达南太湖边,美景美食引得游人纷至沓来,南太湖边也成为湖州市民休闲的好去处。坐拥65公里太湖岸线,湖州人从未像今天这样亲近太湖。

1991年,环太湖大堤浙江段工程在南太湖畔拉开大幕,历时两年,终于完工,将大汛必涝的湖水和沿岸的滩涂湿地隔开,为发展创造了空间。

湖州人大规模保护、利用太湖由此开始。“政府投入100万元启动太湖乐园项目,1999年全年销售门票30万张,周边的太湖山庄等宾馆共有床位1000个,旅游业初具规模。”在南太湖畔工作了24年的太湖旅游度假区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东民回忆说。

举生态旗、打太湖牌,唯有留下一个生态绿色的太湖,才能带来更好的未来。1997年获批成为省级旅游度假区、2015年升格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坐拥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太湖旅游度假区发展定位日渐清晰。多年来,当地先后拒绝、清退了一大批不符合规划要求和长远发展的项目,累计回收项目用地2000余亩,同时聘请国内规划、旅游、环境、管理等领域的专家常年把脉区域规划和项目准入。月亮酒店、湖州影视城、黄金湖岸景区等一批精品项目相继建成,40多家高品质酒店集聚。

用一组数据来直观反映度假区的成长:2008年至2018年,度假区人口规模从2.3万增长到近15万,市场主体由200余户增长到4300余户;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入、旅游收入、旅游人次等指标连续多年保持30%左右的高速增长。

1559521110266_5cf46756159bb8144ed95b54.jpeg


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图片由南太湖新区管委会提供)

相比太湖旅游度假区的“小清新”,其西南侧的“邻居”——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则要“硬核”得多。1992年8月,在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全省第一批省级开发区中,湖州经开区便占有一席,2010年3月又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湖州经开区已经成为该市吸纳外资和集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平台,由湖州科技城、南太湖生物医药产业园、康山电子信息产业园、黄芝山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湖州铁公水物流园、湖州南太湖金融产业园构成的“一城五园”格局初步形成。

近年来,湖州经开区先后引进了海王生物医药、微宏动力、蓝箭空间科技等一大批高端项目,形成了以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电子信息以及现代物流服务、现代金融服务等为主的“3+2”主导产业体系。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以来,先后获得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全省首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基地等荣誉。

“经过多年的发展,湖州经开区和太湖旅游度假区各自形成了优良的产业基础和发展环境,有条件为湖州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动力。”湖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

提升发展能级 1+1才能大于2

然而在强调区域协同发展、产业深度融合的当下,湖州经开区和太湖旅游度假区也各自遇到了发展瓶颈。

李东民说,这两年他经常客串经开区的“兼职招商员”。随着高端项目对落户地生态环境和生活配套要求越来越高,湖州经开区的招商干部经常会带着客商到度假区来转转,对两区情况都很熟悉的李东民就成了最理想的“讲解员”。“现在,项目落户在经开区,企业高管们生活在度假区的现象非常普遍。”

1559521110292_5cf46756159bb8144ed95b55.jpeg


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南太湖生物医药产业园全景(图片由南太湖新区管委会提供)

“从经开区的角度看,制造业基础扎实,但提升产业竞争力和新动能的需求仍非常迫切,除了其自身的资源要素供给之外,度假区的生态优势和知名度成了吸引高端项目的有力补充。”湖州市发改委规划处处长姚骅说,反观度假区,文旅资源丰富、城市品质形象突出、功能配套完善,但财力依旧较弱,高端创新要素集聚不够,恰好可以借助落户在经开区的高端产业项目招引总部经济,发展高端商务、会议会展、绿色金融、文化创意等产业。

采访中,体制机制层面的矛盾也引起了记者的注意。太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和湖州经开区管委会均为湖州市政府派出机构,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其所承担的社会管理职能日益增多,一定程度上挤占了专注主业的时间和精力。

设立南太湖新区,不仅有利于度假区和经开区实现优势互补,同时有利于创新体制、整合机构,促进优质资源集约利用、优质产业加速集聚、社会事业均衡发展。

1559521110316_5cf46756159bb8144ed95b56.jpeg


位于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南太湖药谷研发中心(图片由南太湖新区管委会提供)

正向效应已经显现。5月19日,就在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设立南太湖新区19天之后,天能集团总投资25亿元的天能太湖科技城项目随即签约落户。该项目占地173.1亩,主要建设总部行政办公楼、商务中心、科创园、人才教育培训基地、配套生活商业等。湖州经开区良好的产业基础,太湖旅游度假区优良的生态环境和配套设施,外加新区成立后可以预见的优质公共服务,让天能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天任信心十足:“我们有信心把天能太湖科技城打造成为南太湖新区标杆型企业集团总部、环太湖区域高端人才集聚中心、高科技研发创新平台、聚资众筹创业孵化基地。”

拓宽“两山”转化通道 深度融入长三角

1559521110478_5cf46756159bb8144ed95b57.png


南太湖新区规划范围图

去年5月28日,湖州市委主要领导带队,乘船考察南太湖区域和对岸苏州、无锡的滨湖地区。在直观感受到发展差距的同时,更看到了湖州实现滨湖崛起的路径——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进一步拓宽“两山”转化通道。

“与太湖对岸的苏锡常相比,我们的经济总量处在下风,但是作为‘两山’理念的发源地,湖州的绿色智造、绿色金融风生水起,已经打出了绿色发展的品牌,这就是我们的后发优势。”姚骅说,南太湖新区集聚了大量高端绿色产业、创新人才要素和优质公共资源,将成为湖州深度融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新引擎。

去年7月,湖州市委八届四次全会提出,“谋划建设南太湖新区,推动太湖旅游度假区和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整合提升,形成湖州新的发展骨架”,再次点燃了湖州人的信心。

去年12月10日,湖州市政府在上海举行推介会,主题只有一个——推介尚在谋划中的南太湖新区。会上明确公布,新区将着力谋划布局大智造、大旅游、大科创、大金融、大健康等产业。当天,南太湖国际医学总部、南太湖绿色(科技)金融中心等10个绿色金融、文旅产业类项目签约,总投资92亿元。

投资者的信心源自湖州日益显现的空间和成本比较优势,生态和发展的蝶变效应。

放眼长三角,湖州接沪融杭、联通苏皖的区域交通枢纽门户地位正在形成:随着商合杭、沪苏湖等重大铁路项目的规划建设,湖州与上海、杭州、南京、合肥等长三角重要城市的同城效应呼之欲出。

同时,湖州全域已被纳入上海“1+10”同城化都市圈、“1+7”大都市圈、G60科创走廊共建城市;承担了绿色金改等多个国家级试点;以16.48%的开发强度,在环太湖区域内形成了可用空间资源的洼地……

身处中国经济活力最强的长三角,面对一群实力强劲的“发展对手”,适逢各方优势在本地组合叠加,南太湖新区的横空出世,及时为湖州深度参与区域竞争和融合发展提供了一个具备足够能级的平台。省发改委有关人士表示,环杭州湾经济区是大湾区建设的重点,将构筑“一港、两极、三廊、四新区”的空间格局,湖州是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城市群中一个重要节点城市,同时它也在杭州都市圈的范围内,杭嘉湖区域的联系非常紧密,所以把湖州纳入到大湾区的范围。

“一出世就担千里之任,走好第一步就显得尤为重要。”湖州市委主要负责人说,正在酝酿编制的新区发展规划,以习近平总书记“一定要把南太湖建设好”的殷殷嘱托为根本遵循,集合各方智慧践行“两山”理念,着力探索“两山”转化新路径,致力于将南太湖新区打造成为全国践行“两山”理念示范区、长三角区域发展重要增长极、浙北高端产业集聚地、南太湖地区美丽宜居新城区。

城市北进,拥湖发展!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中,湖州人正在新的起点上奋勇争先,努力实现属于自己的太湖梦、赶超梦。

1559521110520_5cf46756159bb8144ed95b58.jpeg


太湖旅游度假区 浙江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沈勇强 摄

【浙江新闻+】

构筑竞争优势完善合作生态

2019年4月30日,省政府批复设立南太湖新区;6月2日,新区挂牌成立。作为浙江大湾区“四大新区”之一,南太湖新区是唯一不在杭州湾南岸的,殊为难得。也因此,新区建设更需在主动、深入融进长三角一体化中来构筑竞争优势、完善合作生态。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和人工智能、生命健康、高端装备,数字经济、休闲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涌现壮大,产业集群健全、强大及其所需的科技、金融、人才等资源储备,已日益超过一城所能承担和拥有的。南太湖新区地处湖州,更需积极主动地融入长三角一体化。

一是进一步在强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中练好一流营商环境内功。要更加主动对标和借鉴上海、杭州等大城市创业创新的制度探索突破与新平台新空间的建设经验,加快沪苏湖高铁等联结通道建成运营,强化其现代城市服务功能完善、发达,力争成为长三角营商环境最优、商务成本最低的新区。

二是进一步强化南太湖新区内部及其毗邻功能区的“资源要素无障碍化流动与配置”。新区内部有着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等互补性强的功能区,毗邻有宣城、长兴、溧阳等省际经济开发区、城市新区,需主动加强规则制度的共商统一、合作交流的无间密切。

三是进一步理性选择南太湖新区可做优做强的优势产业集群和经济形态。新区须客观冷静分析自身的优势劣势与机遇挑战,建议聚焦培育壮大好包含数字经济、人工智能、集成电路、高端装备、新能源等产业的大智造,包含高端特色酒店、特色街区、会议会展、高端商贸、影视文化、创意设计等产业的大创意,包含高端体检修养、健康咨询服务、美容养生、健康运动等产业的大健康,在力避红海、巧创蓝海中做强新区。

(作者 秦诗立 系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来源:浙江在线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于一


掌上千岛湖

掌上千岛湖

微千岛湖

微千岛湖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千岛湖新闻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湖新闻
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GO购

千岛GO购

媒美购

媒美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