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睦州文苑 > 原创佳作 > 随笔
抓“秃秃鱼”
发布时间:2019-07-25 14:37:45

按家乡汾口一带人的口味,无论是下饭还是下酒,用“秃秃鱼干”炒青辣椒应该算得上是一碗好菜了。“秃秃鱼”是什么鱼呢?它的学名我也是才知道,叫虾虎鱼。你别说,还真有点像,小小的身子如虾,大大的头,大大的嘴,虎头虎脑的。也许这是一种天生就长不大的鱼,这么多年以来,我很少见过有长到二寸长以上的,那这么小的鱼怎么抓呢?

在水边长大的人,都见到过很多种捕鱼的方法,用鱼网捕鱼自不必说,那是效率最好的。也有用其它方法小打小闹的,譬如说钓鱼、放钩、摸鱼、“搭鱼屋”、“脸盆鱼”等等,但这么多方法对抓“秃秃鱼”一点不起作用,因为它太小了,小得像虾米一样。但它的生活习性又与虾米完全不同,虾米喜欢生活在水草茂盛的淤泥地带,那些小溪小沟、农田渠道,只要有水草,便少不了有虾米的身影。而“秃秃鱼”呢,它们爱干净,喜欢把家安在沙滩上的碎石之中或溪流里的鹅卵石底下,一般的捕捞工具奈何它们不得,但日子久了,掌握了它们的生活习性,便也有了捕捞的方法。

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撩”,叫“撩秃秃鱼”。

不知是因为什么,每年的夏季,经常有“秃秃鱼”在溪边逆流而上,时而稀稀拉拉,时而成群结队,连续多日从清早一直到日落西山不间断地游啊游。它们这是干啥?是大迁徙还是“赶庙会”?于是,每到这个季节,天刚麻麻亮,便有很多妇女背着有小方桌大小的“撩盘”往溪边跑,为的是抢占一处有利地形。那“秃秃鱼”似乎目中无人,丝毫不会顾忌前面早已张网以待的大“撩盘”,奋不顾身地往里钻,再想出来,为时已晚,不一会儿便进了人家的鱼篓。

第二种方法是“张”,叫“张秃秃鱼”。

因为知道了“秃秃鱼”喜欢逆水而行的习性,便有了“张秃秃鱼”的方法,前提条件是必须有一处浅水滩。首先用鹅卵石在浅水滩上简单地垒一个大大的“v”形堤坝,大口朝上,尖头这边留一个一米多宽的口子,在口子下方一高一低侧横着埋两块木板,两木板中间留2厘米左右的缝隙,让水像瀑布一样从木板的上侧方往下淌。然后把小瀑布下方的河床整理平整,铺上细砂石。但不能铺得太高,要低于木板一拳头左右。在木板的一端河床上挖一个小坑,小坑里竖装着一个有热水瓶壳一样大小的虾笼。由于“秃秃鱼”喜欢逆流而上,这小瀑布底下的这一片沙滩便成了它们最好的游乐场,于是它们拼命地往上挤,可到了小瀑布这地方,因为有木板拦着上不去,便顺着木板中间的缝隙向一端游去,想另找缺口往上挤,不想那边有陷井,请君入瓮,刚好掉到笼子里。

第三种方法是“拖”,叫“拖秃秃鱼”。

都说劳动者最聪明,这话一点不假,这拖“秃秃鱼”的办法,也只有在水边长大的人才想得出来。“秃秃鱼”除了有的时候“上滩”之外,大部分时间都在石头底下待着,让人没办法下手。有人摸索出一种特殊的捕捞工具——稻草绳系砖块。这种工具就地取材,先找来废弃的砖块若干,用凿子凿成大致如哑铃般模样,两头粗,中间细。然后搓一根鸡蛋粗细的稻草绳,把砖头像街上的装饰灯一样间距均匀地用绳子串起来,绳子越长越好,只要两人能拖得动就行。到了拖鱼的那一天,找一合适的地点,把大网兜安装好,然后两人各握住草绳的一头,从远处下水,逐渐地向网兜方向移动。被拖动的砖块撞击石块,石块底下的“秃秃鱼”受到了惊吓,便往前逃去。就这样,两人拖着砖块,像赶鸭子一样地把越来越多的“秃秃鱼”往前赶,一直把鱼赶到网兜里,起网。然后又换个地方,重新安装好网兜,准备拖下一波。(余书旗)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徐丽 徐满萍


掌上千岛湖

掌上千岛湖

微千岛湖

微千岛湖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千岛湖新闻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湖新闻
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GO购

千岛GO购

媒美购

媒美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