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睦州文苑 > 原创佳作 > 百姓故事
忆往昔峥嵘岁月 看今朝融媒巨变
发布时间:2019-11-07 10:02:30

编者按:

近几天,玻璃栈道小野猪视频“一炮而红”,“淳安”“千岛湖”“石林”“生态”等词也一度成为热搜,引发各界关注,而这背后凝聚了千岛湖传媒集团新闻人的智慧和努力,在记者节即将到来之际,又交上了一份出色的答卷。11月8日,记者节,这是全媒体从业人员的节日,也是一个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节日。在属于自己的节日里,我们依然带着新闻理想出发,“不在采访,就是在采访的路上”,用实际行动践行习总书记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讲好淳安故事、展现淳安形象。

在这个即将到来的特殊日子里,让我们来听听一位老传媒人讲述的传媒人故事,谨以此献给我们奔跑在路上的记者们……

根据《杭州报刊史概述》记载,我县办报历史可追溯至1935年的《淳安民报》,至今已有80余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全体新闻从业者的不懈努力下,1956年5月1日《淳安报》创刊。在之后的60多年里,历经多次停刊、复刊、更名,虽风雨不断却一路高歌猛进。

作为一位“老报人”,方本昌就是淳安新闻事业发展的一位见证者。今年70多岁的他虽早已退休多年,但仍每天“报不离手”,自踏上工作岗位的那一刻起,对新闻事业的责任和热爱便已融进了他的血液里。回忆起这段历程,各种变化仍历历在目:激光照排从无到有,办公条件持续改善,新闻采编日渐成熟……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会心不远,欲登绝顶不辞劳。”一步步走来,过程虽难但却值得,正是因为大家用磨难铸就基石,用情怀促就发展,才让淳安今日的新闻事业“凤凰涅槃”。

“改一个字,整个版面的每个铅字都得动!”

“急!急!”每当类似的喊声在印刷厂里响起,就是版面临时改动或者有错别字,这时候大伙“忙成一锅粥”。与现在用电脑软件排版不同,当时报纸印刷用的还是传统的铅字印刷。

铅字印刷排版工艺繁琐。“记者写好稿件给编辑,编辑审阅后设计好版式,拿着设计好的版面和改好的稿子,走30分钟的路程到淳安印刷厂,也就是现在的淳安二中所在地对面。”稿子送到,排字工开始最初的拣字工作,他们一手拿着稿子和小盒子,一手伸到架子上熟练准确地拣出一枚枚小铅字块,来来回回穿梭在排满各种字号的铅块之间。一号字、三号字、五号字,黑体、宋体、楷体……小如指甲盖、大如手掌心,不论你要什么样的都找得到,若遇上生字还需要当场刻出。

等两万枚铅字块都找好,接着就是排版。排版最重要的就是和编辑的配合,编辑和排字工可以说是最亲密的朋友。“编辑提前计算好每个稿子的字数,标题是竖着还是横着,字号几号都先在纸上画好,排字工就照着把铅字块放入就可以。”最理想的状态是“一步到位”,如果遇上有错字或者文章需要删减可就麻烦。

“以前的铅字排版,改个内容哪像现在这么容易,直接在电脑上删删改改就行。那时候啊,牵一发而动全身,加减一个字整个版面的铅块都得重新动。”因此,在设计版面时编辑为让版面字数对得上,删减、增补稿件,仔细审阅稿件,一旦有疏忽,就会给排字工带来巨大的工作量。

当年,一张四开四版的报纸,从稿子进印刷厂,经过拣字、排字、球震、出片……最后变成一张完整报纸一共需要3天时间。直到淳安报社印刷厂建成,开始激光照排,传统的铅字印刷被彻底改变。

“‘打游击’的日子虽苦却充满激情!”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真的一点也不夸张,我们当年都是喊着这样的豪言壮语,坚守在新闻一线的。”方本昌说。

1986年,方本昌从军队转业回到家乡进入新闻行业工作,1990年开始主持淳安报社工作。那时全部的职员只有16人,由于人手不足,大家常常身兼数职,编辑、记者哪里需要哪里顶上。

县府大院二楼两个不足40平米的套间,就是所有人的办公场地。八九张破旧的桌子上是各种纸糊过的痕迹,偶尔幸存的几个抽屉也总是打开容易关上难,吱嘎吱嘎作响的椅子有的甚至没了椅背,让人不得不“正襟危坐”才好……但这点小事儿并难不倒大家,桌子擦一擦铺上干净的报纸,抽屉的轮滑抹点儿油,椅背钉个木板修修好,仍然是大家并肩作战的好家伙。

“那个时候没有专门设用的接待室,一旦有访客来,就只能和我们大家挤在一起,人一多,记者们就得把自己的桌子椅子让给他们坐,自己呢就像‘打游击’似的,另一个起身了这边赶紧过去坐一坐,得抓紧把稿子写好。”方本昌说道。

桌椅再破旧,大家总有办法修修补补,可天冷天暖、四季变化,却让大家都束手无策。

每到七八月份,四十度的高温让人苦不堪言,人多地小没电扇,更是热不可耐。“有时埋头写着稿子,热得汗水从头发上、脸上滴下来也没有发觉,等到写好了才发现纸稿上到处是一滴一滴的汗渍,把字都洗糊了,自己身上的衣服也是能拧出水来。”方本昌告诉我们,要想凉快凉快,大家只能趁着写稿没思绪时,才到门口走廊和大院的大树下躲一躲,偷个凉。

写稿“打游击”,乘凉“打游击”,谁说笔场不如战场呢?

“一双解放鞋,走遍山间的小路。”

“新闻人必须要沉得下去、吃得住苦,深入基层一线,才能让作品散发出泥土的芬芳,才能成就好新闻。”

九十年代的淳安交通并不发达,加之全县乡镇分布分散,许多都坐落在偏远的山区,这也给大家的采访带来了许多不便。

“待在办公室不算苦,出去走走才真知道什么是苦。”方本昌说,“以前去一趟偏远乡镇可不容易,得先从千岛湖乘车乘船,到了车船不通的地方,就只能靠自行车或步行。”

说起记忆最深的一次采访经历,方本昌仍是记忆犹新。

那也是一个天气炎热的八月天,他随浙江日报记者一起去千亩田采访。千亩田海拔1436米,由于山高路险、古木荫蔽,平时很少有人出没,但蕴藏的钨矿却引来了四川、云南、贵州等13省众多民工哄抢开挖,人员杂乱导致赌博偷窃、打架斗殴等问题频出,治安状况堪忧。为了了解当地真实情况,方本昌一行人不畏山高路远,前往调查。

“我们翻山越岭足足走了七八个小时,走到腿都麻了,带路的村支书还挑了两大壶水,带上了菜和肉,供大家途中补给。还记得山路上蚊虫很多,尤其是一种叫山蚂蝗的虫子总使劲儿地往大家身上钻,就算穿着厚厚的长衣长裤也没有用,着实让我们吃了点苦……但一切都值得,都值得……”

一双解放鞋,一个大挎包,一本本子,一支笔,仿佛成了那个年代新闻人的标配。为了深入一线找新闻、做好新闻,大家都满怀着热情,奔走在各个山村小道上,他们奔忙的身影也成乡间最美的一道景。

“如今融媒体中心成立,报社、电视台已是‘一家亲’,融媒体中心已经成为包括报纸、电视、广播、新闻网、手机客户端、淳安发布为一体的全媒体新闻单位,每个媒体人身上的担子变得更重。”望着矗立在青溪新城珍珠半岛13000平方米的现代化传媒大楼,方本昌的眼中写满了幸福和期待,他说:“在建设康美千岛湖的进程中,传媒人一定会唱响最美、最动听的主旋律!”(记者 何柳青 方婷婷)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徐丽 徐满萍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