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千岛湖

快·准·活·美

点击打开
您当前的位置: 睦州文苑 > 原创佳作 > 随笔
端午水与武强溪
发布时间:2020-06-25 09:45:42

■余书旗

家乡的端午节与粽子无关。在家乡,以前端午节没有吃粽子的习俗,大多数家庭的八仙桌上都摆放着肉包子、菜包子、水煮鸡蛋和自家腌制的咸鸭蛋,外加新鲜的煮大蒜,偶尔也有端午节吃炒面的人家,吃粽子只是近几年的事。但家乡的端午节与水有关,与武强溪有关。

“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不知不觉,转眼又到了花红柳绿、霪雨霏霏的仲夏。仲夏是万物充满生机的季节,也是梅雨频频光顾的季节,真乃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梅雨,总是在端午时节与我们不期而遇,故家乡有“不怕清明鬼,就怕端午水”一说,意思是说,每年的端午时节都会下几场大雨,都会有几次洪水泛滥成灾,这事几乎年年有印证。

说起洪水,年届九秩的老父亲总会给我们重复“那一年”的故事:“那一年的端午节过后没几天,便连着下了几天几夜的大雨,到了5月16日这天……”故事中“那一年”的5月16日,便是1946年6月15日(农历5月16日)。那一天的洪水之大,1990年出版的《淳安县志》是这样记载的:“民国35年(1946)6月15日,淳遂两县大水。淳安15个乡镇受灾严重,死18人,冲毁房屋363间,田地2.5万亩,决堤2.9万公尺;遂安死8人,失踪3人,冲毁房屋334间,1.6万户受灾(见《淳安县志》第81页)。”而民间的版本是这样的:“那一天,天地一片漆黑,大雨像倒一样,后来村庄上方武强溪的‘鳖’(方言,意为防洪堤)被洪水打开了,屋里的水很快便平八仙桌了。从楼上的窗口向外望去,田畈上已是一片汪洋,浑浊的洪流滚滚而来,柴草树木混杂着各种污物倾泄而下,野外那暂置于浮厝的棺材经不起洪水的这般冲击,不时从眼前漂浮而过。洪水过后,满目疮痍,到处一片狼藉。时隔不久,便发生了瘟疫。”

对于这次瘟疫,民间的描述是这样的:洪水过后不久,那些被洪水肆虐过的村庄便出现了瘟疫。与我村隔河相望的龙山古镇有一户人家,家里颇有资产,但不幸的是这家人相继都染上了瘟疫。一天夜里,一小窃见其大门虚掩,便推门而入,蹑手蹑脚地干起了那勾当。奇怪的是,这么一栋大宅,竟出奇地安静,那小窃正在窃喜之时,忽听从卧室里传来一声轻微的呼唤:“外面可是来了客人么,我有话跟你说,你不必偷偷摸摸,这屋里的物件你喜欢什么就拿什么,但请你答应我一个条件,你最好住在这里,把这里当做你的家,每天给我们做点吃的,给我们熬点药就行了,我们不会亏待你的。”小窃心想,此等好事哪里去寻,便答应了。可后来,听村里人说,那小窃不久也染上了瘟疫,连同那屋里的主人,一个也没从那栋屋子里走出来。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千百年来,一条武强溪承载了人间多少的欢乐,也让多少人流下伤心的泪水。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大兴了水利事业,大兴了公共卫生事业,彻底铲除了像“浮厝”之类的殡葬陋俗,武强溪的洪水虽也曾有过多次泛滥,但并没有发生过任何疫情。特别是近三十年来,武强溪更是得到了很好的治理,有了坚固的防洪大堤,村头那处以前常常决堤的地段,前几年也建起了漂亮的索拉桥,桥的那头是曲径通幽、繁花似锦的汾口久久湿地公园。如今,每年的梅雨季节,武强溪里的“端午水”仍旧湍急,但再也没了往日的淫威。而一路之上,一座座横跨武强溪的如虹大桥,则成了另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叶青 方志隆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