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千岛湖传媒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蒋光则
新年登高祈福一直是中国人传统的习俗,寓意新年步步高升。正月初二,我起了个大早,去爬堪称汾口地标的龙耳山。
高耸入云的龙耳山,双峰耸立酷似龙耳。明知县吴撝谦《县治图赞》曰:龙耳山高峰削壁,狮子涧怪石踞蹲,七峰罗列并九华而齐名,米井沸腾亚一泉而并美,层岚叠巘,插汉排云,碧涧缘文,澄星浴月,地限僻邑,路出通衢,为两浙之咽喉,系三安之要害。《遂安县志》载:龙耳山,县西六十里,旧名兔耳山。《新安记》云:两峰直上如兔耳,唐天宝六年改名龙耳山。山有天姥夫人祠,祷雨辄应。
不过,当地人习惯称龙耳山为“丫叉尖”。为什么这么称呼?我听过两个版本但未作过考证,一说是两个主峰尖相对矗立,形似农家炉灶用的丫叉;另一说是龙耳山将原本成片的遂安畈分叉成十三都源(原叶村乡)和十四都源(原界川乡)。
可能是正月里的缘故,我到龙耳山脚时,村民大多还未起床。从龙门村东的一处牌坊沿着一条水泥路,我很快就找到了进山的路,路口一处标有“汾口国家登山健步道”的木墙上绘着登山路线图。顺着山路向上爬,刚开始路还平缓,转过几道弯后路开始慢慢陡峭起来。平时缺少锻炼的我开始喘气,腿脚也开始有点抗议。这时前面传来了响亮的童声:“妈妈加油!妹妹加油!”我急忙加快步伐拐过前面的弯道,看到两个大人与两个十来岁的孩童正走在前面。
“你们再不快点,我和爸爸就不等你们了。”走在前面的小男孩不断催促打气。我很快追上母女俩,一打听,他们是附近村子的,平时在外地生活很少回来。昨晚,孩子们听爷爷讲了余四山和龙耳山的故事,便吵着让父母带着来爬龙耳山。
“妈妈,老师说世上最难走的是上坡路,而走上坡路的人离成功最近。我们爬山是上坡路吗?”小女孩说。”爬山是上坡路!我们只要坚持往上爬,就能登上山顶,就可以看到爷爷说的美丽景色,我们能登上山顶就是成功。”妈妈答道。登上山顶就是成功!这位妈妈的话似乎也是对我说的,我重抖精神加快了步伐。
“爸爸快看,那里的花好漂亮!”紧跟在我后面的小男孩叫了起来。我驻足顺着小男孩手指的方向看去,不远处的山坡上有一片淡粉色的花正盛开着,给饱受寒冬欺凌的树木带来了春天的暖意。这时我才注意到,路边的小草也露出嫩芽,树枝新长出的翠绿小叶在微风中舞蹈,鸟儿在灌木丛中欢快啾啁,春天真的到了!
不知什么时候起了雾,雾浪一个又一个缓缓翻滚着,时聚时散,时消时凝。我伸出手试图抓住它们,却怎么也捉不住,藏身乳白色的云雾之中,真有种身临仙境飘飘然的感觉。此刻,我也好想成为一团无拘无束的雾,在广阔天空、静谧山谷中优哉游哉……我沉浸在美好的幻想中,满身汗水竟也浑然不知,我们已循着山路登上了半山腰。
人们常说游山玩水,玩水似乎来得更容易些,但我更喜欢游山,爬山让人生发一种征服的欲望,更有一种成功的喜悦。无限风光在险峰,只有经过努力才能欣赏到最美的风景,人生不也正是这样么?
当我迈上最后一个台阶时,雾已漫过山顶渐渐散去,我打开手机搜索登高祈福信息,两个孩子与他们的父母也爬到了山顶。清晨的霞光透过云雾的缝隙射出一道道金色光芒,周围的山脉逶迤辽远,山下田园沟壑错落有致,道路溪沟纵横交错,镶嵌在水南畈上的武强溪宛如一条银蛇,在泛起迷蒙的水雾中时隐时现……“夭矫云中龙,双耳峻如削。倾听紫霄空,峰峰散天乐。”此时,我不由想起清朝乡贤方象瑛赞颂龙耳山的诗。
“妈妈,我象不象孙悟空?”小男孩模仿着孙悟空的姿势,右脚单腿着地,左腿盘于右腿,右手弯曲紧贴额头,左手持拐杖斜伸在身后。小女孩和妈妈异口同声笑称“象象象“,爸爸则在一旁举着手机拍个不停。
沐浴着阳光,享受春风轻抚,与晨雾嬉戏于山林间……或许这就是我们登高祈祷的新年之“福”!
最新播报
更多>>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