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新办[2005]20号 浙ICP备050733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淳广许2004001号
淳安县千岛湖传媒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镜像 网络广告 0571-64831301
杭州网・千岛湖网 网络支持:杭州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章献彪
“白露是收摘山核桃的时节——这是从小对老家的印象。
老家的村落位于昱岭山脉大明山的分支,白露是村民最忙碌的一个节气。昱岭山脉是山核桃的主要产地,北面是安微绩溪、宁国、浙江的临安,西面是安微的古徽州产地,南面则为浙江淳安产地,在老家山核桃是当地农民主要的经济支柱。
记得上初中的时候,语文课中有一篇关于南国荔枝的文章,读来很受启发,于是我写了一篇《睦州九月山核香》,家乡的山核桃与南国荔枝对比,也毫不逊色。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每到白露,老家当地的中小学都会放几天所谓的“山核桃假”,因为老少都要赶时节帮家里收摘山核桃,不是法定,但约定成俗。这段时间,每个村落都热闹非凡、熙熙攘攘,绝不亚于春节的热闹、欢快。无论远近,在外乡谋生或工作的人们都要赶回村里,因为山核桃而牵挂,究其原因是从小印在心底的那份乡愁和烟火。
白露越来越近,每家每户在可期可望的时光中提前备好近一周的食材。秋季的丰收,从村头村尾的烟火传递中开始。开采当天,一大早放过鞭炮之后,马路和村道的人群顷刻间奔涌而出,不一会儿就淹没在几千亩的大山中。
采摘山核桃看似很简单,其实是一项非常辛苦并且危险的工作,在山核桃树的枝杆上保持平衡,经验此刻就显得非常重要,当然这难不倒从小在树下成长的村民,长长的竹竿很沉重,但村民都知道如何巧妙“驾驭”,他们轻轻一挥,竹竿显得十分轻巧;他们偶尔也会在看准的一瞬间,从一棵树上跳跃至另一棵树,那份惊险跳跃,心惊之余,还是想到那句老话:高手在民间!真是心服口服。
在农民眼里,经验和常识在大山里那是代代相传的宝贵财富,靠山吃山。但无论如何,安全采摘的公序良俗的做法也成为村民的习惯,一直自觉遵守,如9月1日开始禁山、祭祖,村民轮流值班看山,采摘期间不准喊山,雨天不上树,村规民约的责任等等。这种传统和现实的结合,无不贯穿着敬畏自然、尊重心灵的体现,让人从心底去默默地遵守这些规矩。
山核桃的灵气在于,树要在悬崖峭壁上生长,喀斯特地貌无论有无厚土,落子后在石缝中就发芽,这与一般树种而言确实是个特例;而且十年结果,三十年成树,百年以上仍然结果,树干可高达十五米以上。生长在海拔两百米至六百米的山核桃树品质最佳,采摘时要爬到树枝上站立着挥舞竹竿,这绝对需要体力和技巧。被打落的山核桃散落在陡跛,捡起它们也是需要相当程度的体力,有时山核桃可能会从山顶一路滚到山脚,或是藏进灌木丛中,捡山核桃可以说是不间断的“巡逻作战”。山核桃外壳落地裂开时流出的棕色汁液,会沾染双手,没有十天半月是不能够自然褪去的。
当然最辛苦的便是从山上将整麻袋的山核桃搬运到家中,每每落日时分,搬运的村民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扁担挑的,用肩扛的,用人力车推的,抬的等等,现在随着社会事业的发展,运输道修到半山腰,搬运也自然便利了。
运输回家脱籽,夕阳西下,各种收购的客商和车流在村道小巷随处可见,砍价、过磅、结算,变现后的那一刻是一天的欣慰时刻,忙完这些可能已经是晚上七点左右了。路灯绽放,村子里静悄悄的,就算是平日里最爱侃大山的大妈们也都熟睡了,因为人们知道,第二天还有更多的事情需要去完成。
千岛湖新闻网编辑:邹楚环 徐翠云
最新播报
更多>>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