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千岛湖

快·准·活·美

点击打开
您当前的位置: 睦州文苑 > 原创佳作 > 随笔
龙耳山叙事汾口(节选)
发布时间:2024-01-05 09:28:06

  余昌顺

  龙耳山是座界山,它的西边就是中洲镇地界。但站在水南畈看过去,它好像始终处在中心的位置。那一座与中洲镇叶村源的交界山脉到了龙耳山这里就断了,但它断得很有想法也很抒情,首先它在这里出现了两个山尖,像龙耳也像兔耳,唐天宝六年之前就叫兔耳山。民间的叫法其实更为形象:丫叉尖。丫叉尖的北边就是整个山脉的煞尾,远处看去比较规范,东西北三边都是规整的斜边。

  这些小山濒临武强溪,武强溪在这里还是由西向东流的。武强溪在此吸纳了界川溪,然后打了个大折向东北流去,直到现在的汾口镇城区,在简门村处又转了个大弯,最后一路向正东,流进千岛湖。事实上千岛湖水位要是达到一百零八米最高水位时,湖水的上游可以直达简门村村口。简门村临溪处现在是一条街,叫水南路。

  水南路的最西边,就是汾口镇的一桥,在这桥上看丫叉尖,它就处在汾口镇的中心。因为东南北三个方向都在境内,跨越丫叉尖北麓武强溪,北边还是汾口境内的寺下、仙居一带。丫叉尖是汾口的一个符号,既是地理标志,又是人文情愫。

  武强溪的南边叫水南

  水南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三堨造就的,那么三堨还造就了什么呢?水南是一个泛概念,大致是指从三底到桂柱石这一片地域的近十个村落,它们恰恰处在武强溪的南边。这里田畈开阔,阳光充足,土地平整,因处武强溪边土质含沙量高,所以水稻产量很高。一亩田抵得上山区近两亩的产量,所以在汾口及其周边一带的民间就有“水南畈上最快活”之说,在我老家中洲的叶村要是有人嫁到郑家、宋祁,人们不会说嫁到哪个村,而是说嫁到水南畈,那是快活位置。

  将水南提升到水南畈,一定有这个三堨的功劳,有了它才能确保旱涝保收,这个畈的美名才从地理空间上升到风情层面,才会成为一种美谈。

  三堨从1164年开始建筑到今天已经过去八百五十余年,在这近千年的时光中沉淀了无数文化。它的出现起到了类似都江堰一样的作用,也是淳安本土重要的水利设施。据记载,这三堨灌溉农田三千七百亩。

  水南畈的民间美名,是那里的农田加上“三堨”共同创造出来的本土的“鱼米之乡”。过去从三底到洲上,那一片四千亩的田畈既一望无际,也威风凛凛,它坦露在武强溪之畔,接受武强溪的哺育,生成一种美名也是一种威名,那便是从水南畈走出来的人,像水南的稻谷一样沉甸甸,一样令人钦羡。过去的村庄比较谦虚,木结构的房子相对比较小巧,也不太高大,人们对房的贪欲也不会有那么强。村庄卧在水南畈上,村庄与村庄之间还有明显的距离,这距离间分布着绿茵茵的水田,金黄色的稻谷。而今的村庄与城市一样,在铺大饼的过程中越铺越大,钢筋与水泥的生长超过了庄稼的成长。郑家、经门、简门已连成一片,把水南畈给切割了、分解了。

  汾口城镇的发展已跨过武强溪脱离杨旗坦到水南了,镇政府、派出所、法庭等部门都已在水南扎下根来,现在的水南几乎是汾口城镇的半壁江山。

  杨旗坦原来叫杨溪滩

  杨旗坦取代汾口是后来的事,也是发展的结果。其实汾口是一个小自然村,至今还不到百户,两百多人,但这个名称一直在放大,最大时,是汾口区的名称。这来历有点说法,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是遂安县第一区驻地,后相继是汾口公社、乡驻地,当然也当过汾口区公所驻地。为什么驻在这个小村里,因为它处在十二都与十三都的交通要道上,在清朝就发展为有五十家店铺的小集镇,俗称“汾口街上”(这个称谓容易让外人以为是杨旗坦的街上,后来就加了个“老”字叫汾口老街上),都是老石板路配木质门板店,就像我们大家所认知的老街样态。汾口这个小村的名称,现在是汾口镇的名称,只是这“村”与“镇”不是像外人以为的那样,是叠在一起的地理空间,真正的集镇所在是在杨旗坦。

  1960年,汾口区公所从汾口村迁到杨旗坦村,这标志着中心的彻底转移。那时的杨旗坦村后,已出现了集镇的雏形,狮城及其周边地区的国家工作人员移居此地。一条脱离传统意义的街已经像那么回事,镇的基本概念已经形成。那是一块新辟的空间,专用来建立一个新的中心。杨旗坦过去叫杨溪滩,从这个名字中就可品味出它的地理特征。它在武强溪的北岸,与水南畈隔溪相望,这边地势高,是丘陵,与溪对面一望无垠的田野还是大有不同的。

  杨旗街,是一条东西走向的两百米大街,所有供销社的店、粮管所的店还有好多单位都围绕这条街生长。千岛湖形成前后,杨旗坦村后的镇就开埠了。那时先来了一拨移民加居民,在这条街西北面的一个山塆里落了户,取名“新民”队。此后逐步搬来或成立了汾口地区的行政单位、管理单位、事业单位。设有区公所、派出所等行政单位,医院、学校、粮管所、农技站、林业站、供销社、信用社、邮政等企、事业单位。它真正成为了汾口地区的中心甚至成为了半个淳安县的中心,原遂安范围内没淹掉的地方都把这里当中心了,是仅次于县城的次中心。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汾口的周边又办起了三家三线厂,刚好处在三个方向,像汾口的三个卫星小城。那是汾口最鼎盛的时期,最火最热的时期,三家工厂差不多有三千工人。

  从杨溪滩到杨旗坦,决不是简单放弃了一个有机地名,拾取了一个洋气、时尚还带有点点时代政治韵味的名字。从乡村到城镇,杨溪滩是幸运的,它被时代选中,成为了那一带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龙与川的卫戍及其他

  龙山街是这里带龙字的地名之一,汾口还有许多带龙字的地名。简单数数就有一串:龙门、龙头坞、龙山街、龙川、龙姚、龙源等等。龙是这里的文化图腾与象征,龙耳山下“龙”遍地。汾口的主体部分清朝时叫龙津乡,民国时是遂安四个镇之一。山下的那条发源于淳(安)开(化)边界的由西南往东北流的小溪界川溪,从前就叫龙溪。龙耳山的东麓有一个龙门村,村边有一座塔,叫龙门塔。龙门塔的西南二三百米处,有一座余四山古墓,历史与龙门塔相仿。

  在龙门、赤川口、汪家桥一公里范围内形成了文物金三角,这里成立了四处两家省级文保单位,这些文物都与两位名人有关,汪氏家厅之于汪乔年,余氏家厅之于余四山。

  汪家桥与赤川口相距也就三里多路,它们有一个共同点,经过村里的那条小溪是由东而西流的。只是汪家桥那条源小得甚至都不能称为源,而赤川口那条小溪要大,里面有源的样子,这条小溪,在赤川源处分岔为东西两路,西路去西坞,东路去塘岭。

  塘岭长长的,类似源在不断抬高,所以它有长长的涧水。村庄位于比周边高两百米的高地上,所以四面八方去那里都要爬岭。但到了那里,整个地形看起来,乡村的空疏之貌、远乡之气、澄澈之风、静邈之畅,油然而生。

  这两个村,一个叫宋京,一个叫湛川。它们是母子村,宋京是北宋时住过去的,湛川是明朝时从宋京发过去的枝丫。两个几百年历史的村庄,隐匿在这高高的山间盆地里,繁衍子孙。湛川其实就是湛溪,用湛来命名这条溪可见这里的山水之纯粹。湛溪从村南发祥,在那里有两条山溪合流,溪的两岸平坦无落差,良田众多,谁也想不到这山里还有这样的水田。

  湛川往北快到宋京村的地方有一个小小自然村叫“祠堂底”,这个村里有一个有名的建筑,民间叫“金銮殿”,其实它是一个家厅,只是建的人特殊,建筑模式特殊,所以它与一般的家厅、祠堂还是不一样的。

  从赤川口往东翻塘岭到宋京、湛川,再从湛川往东过方源翻岭就到了项家源,这已经是龙源流域了。项家源是龙源的一个支流源头,它的主流源头应该是坦村和坦村边上的、开化的姚家村。

  这里地理形态的不同,也值得一说。这里一字排开着四个源头小村:姚家、坦村、塘坞(非开化塘坞)、富满山,它们并不在一个流域或者说不完全在一个流域。从塘坞走到富满山如同就在山谷平川中穿行,而且这个平川还是拉伸过的,所以你不太发现得了这是流域的交界点。这小涧直到富满山才微微有一点水,慢慢流出了溪的气象。小溪一路而去,成山头源的上游,山头源在夏峰流域,属于枫树岭镇。小溪的西边都是村里的民宅,且老宅居多。这些老屋沿小溪而建,坐西北朝东南,朝向很好,有众山的青绿,有雾的迷离,有水流的轻微潺潺,是一个难得的、上乘的居住地。

  与富满山相反,上苍对卢家塘村要苛刻得多。虽然一个村独处在一个小坞里,里面有足够的田与地,而且还处在千岛湖边,水位高时,就满到坞里来,但上苍给了一片漏地,地表盛不了水。

  如果说卢家塘是一个缺水的地方,那么毛家是一个一片汪洋的地方。千岛湖把它三面包围,独立成一个半岛与外面的世界相隔,不是隔山就是隔水。据说从毛家发出去的淳安其他地方的毛氏小村不下十个,毛氏村庄有一个习惯,所有定居的村庄都叫“毛家”。

  湖川塘也全是毛氏居所,在汾口像湖川塘这种地理环境的村庄还有不少,坐落在远离武强溪的远山脚下,少水小水,丘陵旱地,低调收缩,匍匐山包后。姚家村与湖川塘相似,他们的祖先原先住在丫叉尖下的武强溪边,因受不了年年洪灾的苦,而迁居到这里来。人总是容易走极端,从受水灾的地方找到了这个小水的地方。

  离姚家不远的仙居,就在大水边不远处。武强溪在门前流过,从前因为没有防洪堤,水会漫漶大片。现在门前的大片田畈,过去都是溪滩。从仙居往东跨过武强溪,可以到论源这个小村,它也是远离大水的远山脚下这个村的制高点。

  而说到隐蔽,真正隐蔽的村在龙川流域的巧塘,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鸟窝村,一个山岙被围住,在北边成大肚空间,一堵山垄在西边成堵墙锁住豁口。这个村的形状与左口的龙源自然村有异曲同工之妙。与巧塘的隐蔽封闭相反,枧头村是大开大敞的,四野茫茫皆我眼下。

  枧头的上游是龙姚村,在汾口是最里面最边缘的一个村,其实整条源还有很长一截,上游叫五洲源,属于浪川乡管辖。由于做了水库,目前路到这里便断了,水库的上方是有名的送驾岭。过去是龙(山街)徽(州)古道的重要节点,过大连岭的人有不少把这里当做歇脚点。

  从龙山街到龙姚是沿着龙川溪走的,龙是图腾,川就是水。在汾口叫川的村,超过十个,这川就是溪水,也是护卫汾口的重要部分。


千岛湖新闻网编辑:义永华 吴若虹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