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国内新闻 > 时政要闻
深化开展“三服务” 交出主题教育和高质量发展高分答卷——省直单位厅局长工作交流会发言摘要
发布时间:2019-07-30 08:38:00

编者按:7月29日晚,省委召开省直单位厅局长工作交流会。来自省委改革办(省跑改办)、省委编办、省发展改革委、省公安厅、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省卫生健康委、省市场监管局和浙江银保监局的11位厅局长先后发言。

本次交流会主要任务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部署要求,聚焦“三服务”主题开展工作交流,对“三服务”活动进行再深化、再部署、再推进。浙江在线今天刊登交流会发言摘要。

聚力“最多跑一次” 倾情开展“三服务”

省委改革办(省跑改办)常务副主任 李岩益

省委改革办(省跑改办)扛起“全省改革设计院、施工队”责任,把“最多跑一次”改革与“三服务”深度融合,将主题教育激发出来的热情和干劲转化为深化改革的强劲动力,围绕“跑一次是底线、一次不用跑是常态、跑多次是例外”的目标,加快推动“五大转变”。

从“单件事”向“整件事”迭代。围绕个人和企业两个全生命周期,梳理各个阶段整件事41件。目前,24件开通了网上办理。到9月20日,全部将入驻浙江政务服务网、“浙里办”APP。

从“见面办”向“掌上办”升级。在深化“一窗办”“一证办”“刷脸办”的同时,加快推进“掌上办”。12月底,所有民生事项和企业事项将开通网上办理,“跑零次”可办理的比例达到90%以上。

从“多领域”向“全领域”覆盖。针对基层到上级办事流程繁、时间长、跑多次等问题,协同省委编办推进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针对群众反映的杭州火车东站进站堵、出站绕、换乘较麻烦等问题,牵头研究提出打造东站“未来枢纽”方案。

从“优流程”向“破法改”探索。针对基层在改革中遇到的法律“天花板”问题,会同42家省级单位经过3轮论证筛选,梳理出争取中央授权我省开展“破法试点”的13个事项。

从“独奏曲”向“交响乐”演变。坚持“开门搞改革”,开设“最多跑一次”微信公众号,用好《领跑者》专刊,创新“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例会,征集民意24小时不打烊,打造展示基层首创的新舞台。

优机构职能体系 强编制资源保障 

省委编办主任 吴伟斌

在“三服务”和主题教育中,编办党员干部努力深入一线、助力一线,力争做到党委政府部署到哪里就战斗到哪里,改革推进到哪里就保障到哪里,涉及群众的堵点在哪里就攻坚到哪里。

干在大局需要处,推动“沉淀的资源”转为“活的资源”。谋划服务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着力推进机构编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完善高校、医院报备员额管理,有效破除编制资源制约与民生事业发展的矛盾;清理规范省属事业单位,回收4000多个空编。全力支持重大战略平台建设,快速高效的服务得到基层点赞。

想到群众心坎里,推动“问题清单”转为“满意清单”。制定“九个一”工作方案,整合基层审批服务执法力量,基层服务群众的能力更强了。配合有关部门出台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有关实施意见,加快推进执法队伍和职能整合,特别是基层一支队伍管执法进程加快了。牵头推进全省各层级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首批省级部门间办事事项75%已实现“最多跑一次”,机关效能提升了。

坐到基层板凳上,推动乡镇干部“要我负责”转为“我能负责”。在全国首个把乡镇(街道)的机构改革纳入省市县一体化推进,构建“党建+四平台”治理模式,明晰基层权力和责任,努力在体制机制上保障“两个担当”良性互动。开展机构改革后乡镇(街道)工作人员专题培训,帮助基层一线提高履职能力,全省乡镇(街道)培训人员超过13.8万人次,培训覆盖面超过50%。

盯着发展目标走 奔着实际问题去

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 孟刚

省发展改革委把“三服务”活动作为主题教育践行初心使命的有效载体,务实解决问题,全力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战略落实:围绕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在“三省一市”中率先出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围绕高水平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制定出台境外投资指南,进一步规范、引导和管控企业境外投资。围绕打好脱贫攻坚战,调研分析加快发展县反映的突出问题和困难,研究起草促进山海协作“飞地经济”健康发展意见,上半年26个加快发展县产业合作到位资金较去年同期增长13.9%。

聚焦环境优化:针对投资项目审批提速增效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全力推动投资在线平台2.0版向3.0版迭代升级;针对信用产品应用不足和业务协同不够等问题,深化信用建设“531X”工程;针对招投标领域串通投标等问题,牵头开展专项治理,严肃查办一批串标案件。

聚焦政策供给:在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拓展投资领域和减负降本、保障民生的同时,着眼长远加强政策储备,启动开展60个“十四五”规划重大课题以及基本思路研究。

聚焦项目攻坚:聚力打造平台,扎实推进“四大”建设年活动,整合提升集聚区等各类平台;聚力破解难题,召开5次扩大有效投资重大项目协调例会,议定了48件事项;组织开展省市县长项目“地毯式”“全覆盖”走访服务活动,有效推动130个项目开工建设,上半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实现逆势上扬。

守初心不辱使命 强服务永无止境

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 毛善恩

省公安厅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为遵循,以主题教育为强大动力,聚焦聚力“三服务”活动,坚定护航“两个高水平”建设。

坚持需求导向,发挥公安优势护航民营经济发展。坚决为企业做好后盾,出台服务民营企业新20条和护航“两个健康”先行区系列举措,组织“蓝剑2019”专项行动,破获侵犯知识产权案件374起,挽回损失52.9亿元;切实保障“浙商”海外权益,侦破跨国销售假冒国产车等案件;持续优化整合涉企监管审批,现场协调解决问题。

坚持改革导向,把群众的难点痛点作为公安工作的重心靶心。坚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推广“可信身份认证”和证照电子化,“一证通办”“网上办”实现率大幅提升。坚持重拳出击,破获“套路贷”案件1080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8万余起,止损、返还资金8.5亿余元。开展“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把警力摆到群众家门口,刑事发案下降11.4%;严查交通违法,推行骑电动车戴头盔等做法,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减少732人。

坚持问题导向,用实打实的松绑减负推动工作提质增效。坚持做强基层、做实基础,强化机关责任、减轻基层负担,出台实施16条措施。严格精文减会,会议和发至县级文件同比下降35.6%和53.8%。推行信息化、无感式督导考核,检查考核事项同比减少85.7%,派出所警力占比42.2%。

强化“财为政服务” 紧要事做深做实

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 徐宇宁


省财政厅认真贯彻省委稳企业、增动能、保平安工作要求,牢固树立“财为政服务”理念,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聚共识添动力,强化财政职能作用发挥,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忧,推动“三服务”走深落实做细,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动能。

在减轻企业负担上“出实招”,狠抓减税降费政策落地。坚决落实中央一揽子减税降费政策,及时制定“浙江版”减税降费方案,我省成为全国减税力度最大、政策发布最早的省份。在此基础上,经省政府批准,今年又出台三项减负新政:按50%的幅度顶格减征文化事业建设费;停征小型水库移民扶助基金;取消政府采购投标保证金、鼓励免收履约保证金。

在破解融资难融资贵上“谋新招”,全力推进融资畅通工程实施。针对企业发债难的问题,出台促进企业融资财政激励办法;针对公款存放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权重偏低的问题,完善国库现金存放指标体系;针对中小微企业资信不足的问题,制定担保风险补偿办法,鼓励担保机构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增信服务。  

向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亮硬招”,助力企业提升竞争力。支持企业参保出口信用保险,助力企业开拓新兴国际市场。全力支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数字经济发展,整合设立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小微企业园和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拓展政府采购功能,加快实施“互联网+政府采购”。落实首台套产品和“浙江制造精品”政府首购制度,鼓励企业进行产品创新。

促要素保障扩容 助群众办事提速

省自然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 黄志平

省自然资源厅紧紧围绕省委“稳企业、增动能、保平安”的要求,聚焦要素保障之困、企业经营之忧、群众办事之难,以“三服务”非常之功,激发改革活力,汇聚发展动力。

贯通“一条路”搞活“一片海”,破困局解难题。探索出一条向增存挂钩要存量、向“标准地”要质量、向陆海统筹要增量的“三向扩容”突围路。在全国率先完成了2000多个图斑调查比对,率先完成了600多个区块生态评估,率先开展了海岸线侦测,提出了40多万亩存量围填海分类处置的“浙江方案”。

打好“一套拳”办好“一本证”,降成本减负担。出台降低企业用地成本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意见,提出支持小微园区建设、创新土地出让方式、鼓励兼容复合利用等10方面支持政策;充分发挥机构改革“化学反应”效应,率先推行建设项目规划选址和用地预审合并办理,。不动产登记速度持续领跑全国,全面实现一般登记4个工作日、抵押登记2个工作日、一般商品房交易登记1个工作日内办结。

深化“一工程”建立“一机制”,助振兴保平安。针对农村用地无序化、耕地碎片化、发展低散弱的“短板”,全力实施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开展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治理,在优空间调结构促增收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6月,面对连续一个月四轮强降雨的严峻形势,我们组织人员分赴各地,与基层干部群众一起研究隐患排查、地灾防范措施,建立推广“五查30问”工作机制,确保各项防控措施不落空。

奔着问题去服务 向着困难去攻坚

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 陈利幸

省交通厅坚持以大交通服务大发展,紧扣交通职责和行业实际,结合主题教育,深入开展“三服务”,奔着问题去服务、向着困难去攻坚,着力铺好发展路、致富路、民生路。

聚焦项目推进的“难事”,强化“扫雷式”服务。在主题教育中,把破解项目中的难题作为重要内容,深入调研、拔钉扫雷、优化服务,全力突破临金高速等“老大难”项目,上半年完成投资1428亿元、同比增长20%,位于全国前三位。

聚焦企业基层的“急事”,强化“保姆式”服务。交通部门的职责就是提供优质、高效的运输服务。上半年,通过“四港”联动、运输结构调整,铁路、水运占比提高1个百分点,降低企业物流成本16亿元。面对危化品运输等急难险重任务,主动担当,反复协调,妥善解决。

聚焦群众身边的“实事”,强化“清单式”服务。每年梳理十方面民生实事,着力解决群众堵点问题。为使城市居民出行更便捷,纵深推进城市治堵提升公共交通品质,实现城市公交站点500米半径覆盖率95%。为使农民兄弟出门更安全,在实现客车“村村通”基础上,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重点聚焦农村交通事故多、死伤多等问题,今年专门投入18亿元资金,完善临水临崖、急弯陡坡防护设施6600公里,确保“三年任务两年完成”。为使服务对象办事更方便,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整合50余个内部信息平台,以数字交通提升服务效能。

最优服务做后盾 全力以赴稳外贸

省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 盛秋平

省商务厅以“三服务”活动为抓手,全力以赴稳外贸稳外资,努力为全国大局作贡献。今年上半年,全省出口增长6.6%,实际使用外资增长4.8%,均好于全国,领跑东部。

下好形势研判先手棋,建立新机制。在全国率先建立外贸“订单+清单”监测预警管理系统,第一时间指导市县精准帮扶外贸企业。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系统上线企业从2.5万家增加到5.1万家。

打好开拓市场组合拳,全力保份额。按照“应展尽展,全力促展”原则,对内推动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升格为国家级涉外机制性展会,对外支持企业积极拓展多元市场,统筹推进“一带一路”系列站、海外仓建设。上半年,我省共服务1.3万家企业参加境内外展会,全省出口占全国份额为13.2%,比去年底提高0.3个百分点。

练好转型升级基本功,提升竞争力。积极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大力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加快打造新型贸易中心,推进eWTP全球布局。

当好改革开放攻坚队,拓展新空间。积极落实国家战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全力推进自贸区赋权扩区;着力打造高质量外资集聚先行区,建立重大外资项目全流程服务系统;深化外商投资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负面清单以外的外资企业备案时间缩短了30%。

谋人民健康之福 解群众疾病之苦

省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主任 张平

省卫健委始终坚持把谋人民健康之福、解群众疾病之苦作为卫生健康系统践行初心使命的具体行动,做深做实“三服务”。目前,委机关已走访基层单位和企业889次、群众1879人次,梳理问题864个、已解决732个。 

聚心解民忧,着力破解群众“看病难”“看病烦”。坚持问题导向,率先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持续在群众看病流程上做“减法”、在就医体验上做“加法”,大医院早高峰平均排队时间从8.26分钟降到3.06分钟。率先取消规划限制、实行“一站审批”,支持社会力量办医,更好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健康服务需求。

聚焦破难题,着力补齐基层医疗能力短板。组建工作专班,明确55项攻坚任务清单,建立了记星管理和“红黄牌”制度,委领导班子成员牵头包干,每个处室联系到县,组团指导、一线服务。目前,全省208家县级医院、1063家卫生院整合成161家医共体,群众满意度达97.8%。

聚智谋发展,着力打造生命健康科创高地。主动争取高能级高水平创新载体和项目,与中科院开展医学合作,我省首个“国字号”生命健康研究机构——中科院肿瘤与基础医学研究所落地运行;着力提升浙江高精尖的医疗技术和危急重症的诊治水平,将作为全国首家与国家卫生健康委签订合作共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协议,打造集临床、科研于一体的“医学高峰”;建成省级公益性健康导航平台和浙江互联网医院,我省成为全国首批“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省份。

满意了告诉朋友 不满意告诉我们

省市场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 冯水华

市场监管部门作为服务企业的一线部门,监管是硬任务,服务是硬道理,既要有一线状态,更要有一线担当,以“三个地”的政治标准,抓深抓实“三服务”,真正当好企业的娘家人。

企业对改革有诉求,就坚决改。通过自觉践行“最多跑一次”改革新要求,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推行企业开办全流程“一日办结”、企业注销“一网服务”、生产许可“一企一证”、食品经营许可“一次核准”;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在嘉善颁发第一张上海企业营业执照,互认医疗器械第一批注册资质。今年上半年,全省每万人市场主体数全国第一。

企业成长有烦恼,就马上帮。实施小微企业成长计划,推动惠企政策上云,点对点推送政策132万批次;推动政银企合作上线,帮助小微企业获得近90亿元贷款;推动技术服务上门,为企业大大节省了成本。

企业需要被赋能,就主动做。通过强化品牌驱动,创新建立“标准+认证”模式;强化标准带动,引导龙头企业、隐形冠军制定“浙江制造”标准;强化消费拉动,持续深化“放心消费在浙江”行动,引导2.7万多家企业作出无理由退货承诺。

企业期待好生态,就真心抓。推行全覆盖公平竞争审查,坚决纠正、制止行政垄断与行业垄断;聚焦优化知识产权生态,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行为;奋力推进“互联网+监管”,建立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

推“融资畅通工程” 解难点堵点痛点

浙江银保监局党委书记、局长 包祖明

浙江银保监局围绕稳企业、增动能、保平安的总要求,聚焦坚守金融本源,深化开展“三服务”活动,大力推进“融资畅通工程”。上半年,全省制造业贷款余额、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及户数继续位居全国首位,民营企业贷款比例保持全国领先。

聚焦中梗阻,着力疏通政策传导。结合“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推进政策传导疏通工作,着力推动银行业下放信贷审批权限,优化简化审批流程。上半年,系统各级监管人员走访企业408家次,向1902家企业进行政策宣讲;银行机构走访企业12567家次,解决贷款4300亿元。

聚焦降成本,着力缓解融资贵。积极引导银行深化还款方式创新,着力推广信用贷款产品,在建设工程、关税支付等领域引入保险产品代替保证金,加大综合治理力度。今年以来,我省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持续下降,转贷效率全国最高。

聚焦增信心,着力稳定融资预期。积极推出贷款续贷沟通工作机制,组织各银行机构梳理形成510家贷款余额10亿元以上企业清单,有针对性的开展联合会商帮扶,重点稳固好这批浙江经济的“顶梁柱”。

聚焦提质效,着力破除信息不对称。着眼提高融资供需对接质量和效率,抓紧建设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着力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

聚焦精准性,着力引导资金流向实体企业。积极对接企业融资“三张名单”,推出中期流动资金贷款等金融产品,开展“4+1”小微金融服务差异化细分工作,加强政银保合作,优化金融供给结构。

  来源: 浙江在线

千岛湖新闻网 责任编辑:徐满萍


掌上千岛湖

掌上千岛湖

微千岛湖

微千岛湖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千岛湖新闻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湖新闻
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GO购

千岛GO购

媒美购

媒美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