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千岛湖

快·准·活·美

点击打开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健康小站天使录丨他去海拔5000多米的四川给当地居民核酸采样:上楼都气喘吁吁
发布时间:2021-08-17 17:00:34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通讯员 潘晓艳

一个90后的年轻小伙,面对社区家长里短繁琐的各项医疗工作,说不烦恼肯定是假的。

对上城区小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梅花碑社区卫生服务站全科医生王博而言,怎么和街头巷尾的居民们打好照面,如何与他们建立起长久贴心的医患关系,远比研究一个医疗话题要难得多。

从刚到社区时的手足无措,连路都认不全;慢慢升级成一提起名字,居民都会竖起大拇指的好医生,王博用各种暖心的行动,让大伙记住了这个可爱的“小弟弟”。

选择留在基层工作的他

是阿姨们心里“最靓的仔”

2018年研究生毕业后,王博选择来到社区医院,三年来,他逐渐适应了社区全科医生这个角色,还凭借自己精湛的技术和温和的态度收获了一波“阿姨粉”,曾经一个礼拜就收到两面锦旗。

98岁的田奶奶上厕所时不慎把腿划伤,家属来站点求助,接诊的就是王博。他上门检查后,发现田奶奶伤口面积较大,建议最好去大医院进行缝合。

可老人却当场“耍”起孩子脾气,怎么都不肯配合。

王博和家属商量后,决定先进行“保守治疗”——口服药加清创换药,还温柔地提醒田奶奶要按时吃药。

图注:王博正在为田奶奶处理伤口

为了不耽误门诊时间,王博尽量利用休息时间上门换药。经过精心照料,老人家的伤口慢慢愈合,她对王博也特别亲。

李阿姨因外伤导致腰椎压缩性骨折,在浙二医院手术后便在家中休养,李阿姨的儿子放心不下,与站点联系:希望有医生能上门帮忙换药,骨科专业的王博二话没说,主动接下了这个任务。

室外天气闷热,再加上来回20分钟左右的自行车程,王博每次上门换药总会累得满头大汗。

“医生要注意形象,这样怎么为患者服务?”临进门前,王博会花几分钟,好好打量自己:确保把整张脸擦得干干净净,可即使这样,李阿姨还是发现了“蛛丝马迹”——他后背的白大褂都湿透了。 

李阿姨看着心疼,虽嘴上不说,悄悄让儿子给王博发微信红包,以表感谢。

而看到信息后的王博谢绝了红包,还特意打电话告诉李阿姨:“红包不能收,这是原则,也是底线。”这通简短的电话,让大伙心里都暖暖的。

主动请缨去四川支医

忍着高原反应给居民核酸采样

7月底,很多居民发现好几天没见着王博,纷纷打听他的消息,站长章亚娣自豪地向居民解释:“我们王医生去四川甘孜州支援啦!”

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着眼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重大决策,根据中央统一部署,在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工作中,按照“一省对一省”的原则,浙江省结对帮扶四川省,杭州市也进行了新一轮东西部扶贫协作县结对关系优化调整,其中上城区结对帮扶甘孜州雅江县、广元市剑阁县。

今年4月刚刚被中心党支部发展为入党积极分子的王博得知上城区卫健局需要派驻医疗去支援帮扶的消息,立刻主动报名要求去条件相对更艰苦的雅江县支医,“我是入党积极分子,又年轻,应该去锻炼一下!”

图注:中心为王博举行欢送仪式

7月22日,王博与上城区卫健局其他4名医务人员坐了3个小时飞机和10多个小时的汽车终于抵达距离杭州2200多公里的四川省甘孜州雅江县。

根据工作安排,此次支医地点是雅江县人民医院,王博也将在这里进行为期7个月的帮扶。

初到雅江,王博第一个面对的问题,就是5000多米的海拔,头晕、头痛,胸闷......种种高原反应让他难以适应。

而雅江县是川藏线的重要补给站,随着交通的便利,这里的游客也越来越多,由于新冠疫情防控力度加大,每天来医院做核酸检测和打疫苗的游客和返乡人员数量持续增加,医院的医务人员工作量越来越大,曾参与过隔离点集中医学观察工作的王博主动申请参加疫情防控工作。

图注:核酸采样结束,王博的手已经被汗水浸泡的发白

“在疫苗接种登记信息时,还要根据他们的身体状况评估当前是否适合接种疫苗,尽管高原反应不是疫苗接种禁忌症,但如果有身体状况不太稳定的情况,那还是要劝他缓一缓,不要着急打疫苗。”

若遇上当地藏民,语言不通,还得请当地的医生帮忙翻译一下。

最考验人的,还是核酸采样——忙碌一整天下来,防护服都能倒出一碗水来。

N95口罩、防护服,这些“工作标配”在高海拔的地方显然给采样工作又增加了不小难度,“刚开始上个楼都会喘,现在基本适应了。”

提到自己最近的这些工作,这个才来两个多礼拜,已被晒得黝黑的大男孩羞涩地笑了。

“通过这段时间的工作,让我感受到了藏族同胞的善良与淳朴,也激励着我要夯实专业知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为雅江人民的健康贡献自己绵薄的力量!”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千岛湖新闻网 责任编辑:姜智荣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