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绿色田野 > 山村会客厅
山村会客厅:依山傍水狮石村
发布时间:2010-01-27
山村会客厅:依山傍水狮石村

  山村简介:狮石村位于姜家镇腹地,共187户632人,由原来的李家坪村、龙塘村、新岭源村合并而成。该村虽然村域面积不大,只有5.124平方公里,但是得益于拥有良好的地理位置,加上村民的辛勤劳动,这些年来村庄发展非常迅速。

  说起姜家镇,许多人马上就会联想到龙川湾、狮城、烧饼等词汇。其中,龙川湾这三个字来得尤其引人注目。1月22日,记者有幸来到了龙川半岛,探访了依着龙川半岛山脉、傍着龙川湾的狮石村。

  沿着姜家镇郁川街往南走,到了尽头拐弯走上狮石路,不远处就是狮石村了。

  刚刚听说狮石村这个村名时,记者就有些好奇――为啥不叫石狮村呢?取这么个村名,是因为该村有大石狮吗?这一次,记者很快就得到了答案。原来,在该村旁边有一块巨大的岩石,远看像极了一个狮头。前几年我县行政村规模调整之后,李家坪村、龙塘村、新岭源村合并为了一个村,其村名“狮石村”的来历,和这块石头有着密切的关系。

  走过了狮石路,跨过了宏伟的姜家大桥,记者果真看到了这块大石头。站定细观,只见这块岩石高有七八米,表面凹凸不平。岩石最高往外突出的部分很像是翘起的“鼻子”,“鼻子”后面呈球形突出的酷似“眼睛”,最绝的还是鼻子下面的一条裂缝,如同微微张开的“嘴巴”,其下更是长满了枯黄茅草,看上去不正是“胡须”吗?

  大自然果真是神奇!看到这块岩石之后,记者不由从内心发出了感叹。

  白色的墙,黛色的瓦,翠绿的树木……当记者走进狮石村,发现这里的村容村貌丝毫不落后于大自然赐予的风光。由于狮石村依山傍水,加上村前有一条公路经过,所以看上去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整洁和优雅,富有浓郁的山水田园乡村特色。

  记者发现这里的房子很有特色,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高达三四层的小洋房。站在村道上一望,只见村中新房子的数量占据了三分之一多,许多小洋房甚至高达五层,不但房屋造型雅致,而且屋顶上还装上了又细又尖的避雷针,看上去非常有气势。另一种是普通的两层老房子,这些房子大多都是上个世纪70年代之后造的,白色的石灰墙,搭配上黛色瓦片,也显得非常古朴清新。当地的村民告诉记者,随着千汾公路开通,姜家地理条件改善了,许多百姓都打起了改善居住条件的主意,今后两年估计还有许多村民要翻新旧房或盖新房呢。

  “咯吱咯吱……”走在村道上,身边不停有三轮车的轮子声音响起。在这里,村民们似乎特别喜欢三轮车这种交通工具。也许是风大、天冷的关系,记者发现狮石村里出门干活的人并不多,多数人都躲在家里休息,村道上最常见到的,是时不时经过的三轮车,有电动的,也有人力。这些三轮车上,大多是前面有人在骑,后面小拖厢里还坐了一个人。

  同行的姜家镇干部告诉记者,这些村民的行车方向百分之百是往姜家镇上去的。由于狮石村离姜家镇并不远,所以许多村民都买了三轮车,闲时可以载点土货销往小镇,也可以载点镇上购买的商品回家。

  从狮石村往回走,经过姜家大桥附近时,记者还连续看到了两块牌子。第一块牌子是大理石牌子,上书“姜家镇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界碑”,牌子下面的湖湾就是姜家镇的生活用水取水点。牌子上面写着禁止建设影响水源的项目、从事家禽和网箱养殖、堆放各类垃圾、停泊船只、洗涤脏物等等条款。第二块牌子则是一块垂钓界限牌,上面标有两个箭头,指向左边的箭头下面标有“垂钓区”字样,指向右边的箭头下面标有“禁钓区”字样。记者仔细打量了一下周围,发现这两块牌子附近的湖岸边林木森森,下面的湖水清澈如碧玉,看来当地在水源保护和垂钓管理上花了不少力气,而村民们也非常配合。

  “狮石高竣人文蔚起,郁溪长流翰墨清香”这是古人在姜家的题联。狮石村,以天然“狮石”得其名,村前又是郁川溪和千岛湖的交汇处。记者相信,一个如此美丽的地方,其发展前景定然诱人。(记者 方俊勇)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叶青 方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