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2015年工作回眸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完成城乡统筹发展五年计划的决战之年,威坪镇党委政府按照“秀字优先、富字发力、民字为本、干字当头、党字入心”的方针要求,以打造“环境优美滨湖新镇,和谐小康淳北重镇”为目标,抢抓机遇,克难攻坚,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目标。
据统计,2015年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4.47 亿元,增长8.6%;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2306元,增长12.3%;实现规上工业销售产值13.1亿元,增长5.1%;实现现代服务业增加值3.77亿元,增长17.3%。
(一)以产业发展为基,经济实力稳步提升。
1.生态农业稳中有进,桑园、无性系良种茶基地、粮食功能区等传统农业效益提高,现代农业快速推进,完成两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两个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作,推进采摘游、摄影游等产品,“桑都”、“红姑娘无核柿”农民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国家级首批农民专业创新示范社”,“桑都”黑木耳荣获中国农产品品牌评比“金奖”,“红姑娘”无核柿荣获义乌国际森博会“金奖”;
2.生态工业逆势上扬,产业园区基础大幅度提升,全年完成园区总投入6000万元,其中企业投入3500万元,新开工建设项目2个,销售产值4000万元,新增投产项目1个。招商引资完成协议资金2.3亿元,实际到位资金1.23亿元,新注册特色招商项目4个,民宿民居项目注册公司1家,注册资金1000万元以上,已完成规划设计,准备进场施工。新发展来料加工经纪人5人,新发展来料加工企业1家,实现来料加工费收入2049余万元,全镇来料加工从业人员稳定在3600人左右;
3.现代服务业亮点频出,乡村旅游初显成效,新发展农家乐4家,规划在建民居民宿1家,新签约名宿民居项目2个。方腊洞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园项目进展顺利,农旅结合进一步深入。完成镇电子商务集聚中心建设,已经入住商家5家,新发展个体网店8家,网上商城4家,电子商务公司4家。按照“夜夜有歌舞,月月有活动,季季有赛事”目标,大力开展休闲运动活动,其中第一届户外三项比赛吸引国内外100余家主流媒体相继报道,成功拉响“运动休闲滨湖新镇”的前奏。
(二)以项目建设为轴,城乡统筹全面推进
1.美丽集镇初步建成,三都花园农民转移集聚区项目稳步推进,异地转移成效明显。城区主街道路网基本完成,配套新增道路车位280余个,智能交通指挥系统试运行。农贸综合批发市场、中心广场等一批项目马上完成主体结顶或已经投入使用。杆线序化工作开工建设,预计春节前完成所有内容;
2.美丽乡村加快打造,实施叶家、唐村中心村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富丽乡村建设和岭脚美丽宜居村建设;
3.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力推动“十百”工程建设,完成7个村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升、2个村的农用桥建设工程,深入实施库区移民、水库除险加固、饮用水提升、高效节能灌溉系统等大批水利工程项目,推动交通、国土、环保、帮扶等项目建设。全年投资1100万元,实施5个农村公路大中修、2个联村联网项目和1座危桥改造项目。立项垦造耕地500余亩,开展地质灾害工程治理5处,审批农民建房350户。高度重视乡镇交接断面水质考核,进一步加大清洁乡村力度并取得较好效果,积极通过市县帮扶力量推进新农村建设;
(三)以环境治理为重,专项工作成效明显。
1.长效推进控新治违,充分利用“无违建县”创建、城乡统筹项目建设、农民异地转移等平台,强势推动无违创建、三改一拆工作,改出了镇村形象,拆出了发展空间;
2.深入推进五水共治,投资4400余万元实施17个村的农村治污工程,通过主要领导带头、班子成员负责、村主要干部分段包干的方式细化落实河长制,研究出台推进“清洁乡村”工作新的实施意见,确保长效推进。
(四)以和谐稳定为本,社会事业再上台阶。
1.社会秩序总体平稳,严格落实维稳责任,开展“百日维稳大攻坚”、治安大排查活动,引导镇村干部树立“人人都是调解员”的工作态度,采用“周三下村集中接访,晚上休息时间下村破解重点信访,成立综治联调中心合力化解信访”的“三访”模式,使全年信访量逐步下行;
2.民生保障积极改善,自主帮扶品牌“民生直通车”全年对60余户困难群众实施临时救助,居家养老服务站改建、帮扶结对、村邮残联、老龄等群众关心关注的工作稳步开展。
(五)以凝聚合力为径,队伍正气不断上扬。
1.更新理念大气包容,大气、包容、开放是威坪作为淳北重镇应有的胸襟,自4月份新班子调整以来,镇党委政府始终秉持大气开放包容的发展理念,始终坚持勇于攻坚克难的工作态度,凝心聚力谋发展,真抓实干谱新篇。半年多来,城镇建设、产业发展、社会维稳、民生事业等各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步,尤其是集镇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一个美丽的滨湖新镇已经呈现;
2.凝聚合力干事成事,通过班子成员带头,全镇干部上行下效,实现了“三个好转”,即:工作作风好转、工作纪律好转、工作氛围好转。通过合力干事,实现了“三个新”,即:城镇面貌焕然一新,项目推进耳目一新,常规工作推陈出新。通过工作业绩的不断显现,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四个优势”,即:独特的山水资源优势,高速开通后的后发优势,威坪大发展的前景优势,干事成事的团队优势。
3.作风建设严抓不懈,主动适应、融入作风建设“新常态”,镇纪委发挥监督、执纪、问责的主责主业作用,全年制度执行、村级三务、工程领域、干部履职等重点工作方面强化监管,保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高压态势。镇村党员干部比作为、比干劲、比成效的干事氛围逐步形成。
2016年工作展望
2016年,威坪镇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十三五”起步之年的机遇,围绕“秀水富民”战略,按照“产业特色鲜明的中心镇和独具山村水乡风情的美丽小镇”的定位,立足自身特色和资源,统筹谋划推进,选准重点突破,创新威坪经验,上下一心,全力打造“运动休闲滨湖新镇”,真正实现“富民强镇”。
(一)围绕城乡统筹,突出抓好项目建设。
1.全面打造风情新镇,推进商业街、中心广场、通景公路建设,做好东方桥至方腊洞沿线景观改造工程,启动集镇公共配套设施改造提升。并适时启动桥头景观改造、沿湖景观飘带分段建设和威坪古街招商工作;
2.全面建设美丽乡村,抓好中心村城乡统筹既定项目扫尾,推进富丽乡村项目建设步伐,落实产业转型,做深做细“浙皖第一渔村”的渔文化。结合凤凰山的旅游、登山运动等项目开发,深化美丽宜居村建设。切实抓好村庄、河道、道路等综合整治,做好“四边三化”建设,让整洁美丽常留威坪各个村。
3.全面加强基础配套,继续强化村级项目建设,结合沿湖沿线村农民建房规范管理的要求,努力在沿线沿湖重点村的建筑立面形态改善提升、乡村旅游宜游条件具备等方面有所作为。
(二)围绕集镇美化,突出抓好环境提升。
1.推进集镇长效管理,充分发挥数字城管平台的作用,建立大城管联动协作机制,解决占道经营、城区车辆乱停乱放等问题,严格实行“备案制”,街道开挖和广告设立都需统一管理;
2.深化农村治污运维,提高村民环保意识,加强专业队伍建设,进一步落实农村治污运维和监管,全面提升农村污水治理效果,为加强环保管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3.力促乡村环境整洁,建立健全清洁乡村长效管理考核体制,发挥“边际党建”作用,加大与安徽歙县新溪口乡、街口镇等乡镇的互动合作力度,积极开展联合护水行动和沿湖沿线环境整治交叉检查,提升流域共管共建水平。
(三)围绕产业集聚,突出抓好特色经济。
1.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推进油茶、山核桃、香榧等传统经济作物发展,培育高端优质水果、生态养生产品、特色农产品、名贵中药材的种植,开展休闲度假旅游营销,推动一产、三产融合,同时加强农业品牌建设,加大农产品的开发营销和品牌促销;
2.全力强化招商引资,营造浓厚招商氛围,明确招商一产、二产、三产的重点,通过“三位一体”服务机制,确保招商项目早落地、早见效;
3.着力抓好商旅活镇,把水上运动和其他体育运动的举办作为首选突破口,打响威坪招牌,聚集人气,并发挥美丽中心广场功能,打造 “夜夜有歌舞、月月有活动,季季有赛事”的“威坪生活”。同时,加大电商鼓励扶持力度,鼓励在外开设网店、从事电商的威坪能人返乡办电商、活电商、推电商,建设网店群体、专业电商平台。
(四)围绕和谐稳定,突出抓好民生事业。
1.维护稳定保障民生,高度重视集镇和新农村项目建设过程中的矛盾纠纷化解,加强镇、村两级社会治安责任落实,构建社会管理新机制,并继续深化实施“五位一体、整体联动”机制,排查整治安全隐患,推广村级“消防直通车”,抓好食品、药品的安全监管工作;
2.夯实基础服务民生,做好“两费”银行代扣代缴相关工作,深入开展企业职工“双爱”活动,深化城乡低保、残保动态监管,加大民生直通车求助力度,提高对困难群体的救济水平,同时进一步抓好区县协作,推动联乡结村帮扶项目的落实,提高帮扶绩效;
3.文化文明优化民生,加强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建设,提升全民素质,加强卫生事业管理。同时,认真做好国土、计生、统战、人武、林业、渔政、关工委、科普、工青妇、老龄、民族宗教、档案、机关节能减排等各项工作。
编辑王建才
政策文件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