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鱼类、甲壳类和软体类等海产品的消费旺季也到了。水产品富含优质蛋白质、脂类、维生素和矿物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人每天平均摄入水产品40克~75克。
水产品安全隐患要留意
要提防腐败变质。当鱼死亡后由于鱼体内细菌和酶的作用,使鱼体出现腐败,表现为鱼鳞脱落、眼球凹陷、腮呈褐色并有臭味、腹部膨胀、肛门肛管突出,鱼肌肉破裂,并与鱼骨分离;要提防病原菌污染。海产食品最易受到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该菌主要存在于近岸海水、海底沉积物和鱼、贝类等海产品中;要提防寄生虫感染。有许多寄生虫是以淡水鱼、螺、虾、蟹等作为中间宿主,人作为其中间宿主或终宿主。当生食或烹调加工的温度和时间,没有达到杀死感染性幼虫的条件时,可使人感染这类寄生虫病。
如何安全食用水产品
选购时到正规的超市或市场购买鲜、冻水产品。购买时观察其色泽是否正常,组织状态和肌肉是否紧密有弹性,再闻气味是否正常。处理和存放食物时,将生的食品与已经做熟的食物分开放置。处理生的食物要有专用的设备和用具,例如刀具和砧板。使用器皿储存食物,避免生熟食物互相接触。加工烹调应做到烧熟煮透。食用凉拌水产品,应将其清洗干净后,用沸水焯烫数分钟,以杀灭副溶血性弧菌和寄生虫。
如果有未加工的水产品,请放置冰箱冷冻室保存,保持-18℃以下。如果有未食用完(已经烹调熟)的水产品,请放置冰箱冷藏室保存,保持4℃。再次食用前,一定要充分加热(中心温度要达到70℃以上)。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方俊勇 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