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健康生活 > 生活常识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睡眠请把手机放得远点、再远点
发布时间:2019-05-02

记者 何柳青

“睡不着,怎么又失眠了。”现代人受压力、电子设备等的影响,睡眠时间不断在压缩。

根据《2018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四分之三的90后在晚上11点后入睡,三分之一在凌晨1点入睡,睡眠时间平均为7.5小时,最短的仅有4个小时。

熬夜成家常便饭

现在的“夜猫子”越来越多,熬夜成为当下流行的一种“社会病”。市民小童一早就在打哈欠,“昨晚熬夜玩游戏到凌晨一点才睡,今天快八点才起床,卡着点上班。每天上班时间长,就下班后的时间是自己的,不干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就觉得没什么意思。”小童告诉记者,“现在经常熬夜,基本12点才睡觉,周末一两点睡觉也是常有的事情。去年检查身体也有没什么特别大的问题,就没想改作息时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熬夜已成为不少年轻一族的习惯。市民小丽从大学开始便晚睡晚起,每晚基本在12点睡觉,早上8点多起床。“前段时间看新闻说熬夜不好,我也想改作息时间。晚上11点之前必须睡觉,但是坚持了几天就放弃了。”小丽告诉记者,现在生物钟已经形成,即使强迫自己11点前睡,但会在床上辗转反侧好久。

辗转反侧难入眠

除了“夜猫子”,许多市民也受到失眠的困扰。小婷是一名高二的学生,由于学业压力的影响,最近入睡困难。“数学考试成绩几乎每次都不理想,上次年级名次掉了将近30多。有几天晚上就愁的睡不着,脑子里全是题目。”小婷无奈说道,“睡不着时,室友轻微打鼾的声更明显,有时候一点点的水声都会弄得自己特别烦躁,真想把耳朵给堵住。还好第二天精神不差,不然就想去医院看看。”

睡眠时间因人而异,并非睡满8小时才最好,睡眠时间一般控制在每天6到8小时,老人小孩睡眠时间较长。但是长期熬夜,容易造成内分泌失调、生物钟紊乱。最好在晚上11点之前入睡。

若有严重的睡眠问题,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若只是轻微的无法入睡等,可注意以下几方面。卧室内尽量避免放太多的电器,确保人脑休息时不受太多干扰;睡前一小时内不玩电子产品;傍晚以后不喝含咖啡因的饮料,如咖啡、茶等。每天适当规律运动也有助于睡眠,但勿在睡前两小时进行激烈运动。此外,有午休习惯的市民,午睡时间不要太长。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刘波  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