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睦州文苑 > 原创佳作 > 散文
静山问茶
发布时间:2019-06-03 08:39:58

在浙皖交界的三坦村西源自然村背后,一座海拔1058米、称作静山尖的山耸立着。这里,百峦千峰,云缭雾绕,绿波叠翠。这里,风和日丽,日精月华,果茂茶香。在海拔800至1000米处、土名叫驮坦里(方言的“驮”即大的意思,“坦”即平地的意思)的地方,曾经开垦出一块120多亩、当年称作“茶叶基地”的大茶园。

村民们经常讲起这件事,个个都有一种自豪感、光荣感,成为村上发展集体经济的一段光辉历史,也成了村民们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我生于斯、长于斯,故在我的心灵中也打下深深的烙印!

20世纪60年代,大力发展茶叶生产,是西源村发展集体经济的主攻方向。1963年,在时任叶家公社党委书记雷鼎臣的领导和规划下,西源村充分开发和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茶叶生产。村党支部组织村民(时称社员)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扛上锄头、带上干粮,爬上静山尖的“驮坦里”,开垦出一片标准化的、水平带式的120多亩茶园,成为当时西源村发展集体经济的骨干产品。120多亩的有机茶园,漫布在这高山峻岭间,由村(大队)集体统一管理、统一釆摘、统一加工、统一销售。

当时,叶家公社(即后来的叶家乡,现并入威坪镇)范围内拥有一个120多亩的茶叶基地,也是颇有名气的。村党支部认真抓好茶园培管工作,专人看管,加上此地土地肥沃,茶园很快投产,取得可喜的经济效益。

为了抓好茶叶生产,村上又投入资金,购买了茶机,盖起了茶厂,自己加工茶叶。那时,每年的釆茶季节,茶厂里通宵达旦地加工生产茶叶,第二天就把干茶挑到供销社去出售,呈现一派繁忙的制茶景象。

据了解,到了70年代初,茶园进入生长旺盛期。在茶叶丰收年,釆摘茶叶鲜叶1万多斤(当时称100多担)。1980年,西源茶园面积达300余亩,真正成为村上的骨干经济。当时,主要是生产炒青茶和红茶,销往省内外。由于山高、雾浓、气温低,这里的采茶时间要比低山迟得多,一般要到立夏。当年,村民把按季节采摘茶叶比如成“爬楼梯”:清明采一层楼(低山)茶,谷雨采二层楼(半高)茶,立夏采三层楼(高山)茶。静山尖的茶,质地很好、芳香扑鼻、经久耐泡。1972年,我在部队当兵,家里给我寄了一斤静山茶,信上告之有助消化、止泻之功能。一天,我拉肚子,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泡上一杯静山茶,喝下去后,真的见效了。

上世纪80年代初中期,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把这120多亩集体茶园也分到各家各户了。由于山高、路远、分散,单家独户劳力有限;由于劳力和茶价关系,村民们也不去管理和采摘茶叶了,也就逐步失去产茶的功能。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力都涌进城里打工,各家各户更无力管理茶园,大片茶园被拋荒了。进入21世纪后,仅有少数安徽省歙县人氏来静山茶园采摘茶叶,西源村却无一人上山釆茶。

一叶高山茶,带着静山的灵气;一叶静山茶,消去心中的烦恼;一叶雾中茶,回归纯静的自我;一叶天然茶,留下无限的回忆。静山茶叶基地,是时代的印记,是山村发展集体经济的见证!

久违了,静山上那百余亩的茶园!今天,虽然还闻得到高山的茶香,但只剩下隐约可记的位置;村上的茶厂也被冷落了,只乘下沉静无声的空房了。当年那大片翠绿茶园的壮观英姿不见了,村民们成群结队上山采茶和担茶而归的热闹场景不见了,当年茶厂里加工茶叶那灯火辉煌、机声隆隆、人声鼎沸的场景不见了。

哦,静山茶园,你在哪里?你到哪里去了?我们怀念着你。(江涌贵)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徐丽 徐满萍


掌上千岛湖

掌上千岛湖

微千岛湖

微千岛湖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千岛湖新闻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湖新闻
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GO购

千岛GO购

媒美购

媒美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