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千岛湖

快·准·活·美

点击打开
您当前的位置: 睦州文苑 > 原创佳作 > 随笔
竹团笆
发布时间:2019-12-03 16:07:55

王丰

江西婺源有一个景区——篁岭,如今已名满天下。其中的“晒秋”闻名遐迩,吸引来中外大批摄影家为之“咔嚓”。“晒秋”,是在一幢楼的大窗上并排伸出几竿木棍或竹杆,竹团笆里摊着红的辣椒干;白的萝卜丝,黄的南瓜片,还有白菊花,黄豆籽。苞芦黄,嫩柿红,配以一层层递阶而上的徽派老屋,颜色凝聚了人间最美,赏心而悦目。按季节而言,“晒秋”应该是秋天里的事,如今却是篁岭一年四季常有的景色,是旅游所需,应当如此。

在家乡,竹团笆是承载秋色的底盘,更是一个农家生活里的航船。

在家乡每家每户,没有哪一家缺了竹团笆的。辣椒刀可以没有,大木桶可以没有,药汤瓶可以没有,杆秤可以没有,甚至铡刀也可以没有,但竹团笆是万万不可缺的。起码,一户农家一只竹团笆是要有的,经济条件过得去的农家,有三只四只,有的还有五只。

竹团笆空闲的时候不多,收获季节里它要扬尘去杂。比如说,油菜籽老了,要用竹团笆空出菜籽;麦子脱粒后,要放竹团笆里扬尘除杂;苞芦老了,苞芦籽要到竹团笆里掰。在这些个季节里,总能看到村里的妇女,双手捧了个竹团笆,靠着肚底一上一下地在那“拜”(扬)谷子麦子,苞芦籽油菜籽。

再比如,收获季节一过,竹团笆又开始晒起蔬菜、粮食来:萝卜片、长豆节、扁节;苞芦粒、六月豆、番薯粉、番薯块、番薯片,还有那么多种的家菜、野菜,凡是要干燥贮藏的,都要竹团笆晒出来。

还有,一到过年过节,竹团笆就大有用武之处:蒸包子,浮(油炸)油馃,做豆腐,包清明馃等等,都要放置在竹团笆里晾凉,散热。

竹团笆还是好床铺。夏天往地上一摊,小孩坐在里边,睡在里边,玩耍在里边,既凉快又卫生。

竹团笆也有闲着的时候,闲着的时候就往屏门上一挂或让它在墙角靠着,如是它就默默地积蓄着经验,倾听着主人们的笑和哭,闹与静,承受着白天的暄腾和黑夜的寂寞。

竹团笆基本上是圆形的,也有椭圆形的。

椭圆形竹团笆是用来养蚕的,这类竹团笆七十年代才出现,七十年代生产队开始种桑养蚕增加经济收入,每个生产队都办起了养蚕场。

竹团笆用的篾来自山上的毛竹,竹师傅是各种竹类用具的制造人。竹师傅每打一件竹器都要经过破竹、分片、削篾、拉丝、编织、锁边等工序。

破竹,把整根毛竹按器物需求截段、劈开。

分片,先用竹刀在竹子上劈个口子,然后双手一扯拉,如此再劈再拉,最后劈成需要的用材——篾片。篾片削成薄如纸的,是用来打竹席的;篾片削成细如发的,是用来打筛子的。分片的功夫是竹师傅硬活。

削篾,用竹刀削去竹片上的竹肉,留下贴近竹皮的那一薄层。

拉丝,竹师傅在一条板凳头上敲进呈“八”字形的两块小铁刀,两撇刀口锋利无比,把篾片嵌入“八”字口,左手压,右手拖,“刷”一声,篾片宽窄如意,可以用来打用具了。

编织,篾片及其它配件全部准备就绪,竹师傅用手指编织起各种竹器来:粗编细编、疏编密编、正编斜编、顺编交叉编、文字编图案编,十八般武艺全使出来。

锁边,用细小、柔如发丝的竹丝、藤条、骆驼皮(家乡一种植物的皮),穿插、捆扎、拉扯、勒紧、打结,把竹器的边沿固定好,这是收尾了。一件青光可鉴的竹器打好可用,竹师傅那一双手早已伤痕累累,无一处完肤了。

家乡妇女一代又一代“亲吻”着竹团笆,一头青丝让竹团笆一天一天慢慢染上白霜,直到老去。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徐丽 徐满萍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