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千岛湖

快·准·活·美

点击打开
您当前的位置: 睦州文苑 > 原创佳作 > 百姓故事
悠扬的胡琴声
发布时间:2020-01-13 08:10:00

一酸/文 余秀丽/摄

  本期工匠人物 管国柱

  第一次去王阜乡山川村,不认路,虽有导航,但最后一条小路还是开错了,车子在阴坞的小巷里过不去。只好下车问老乡,山川还有多远,老乡指着前面说,就几百米的路。于是,我们干脆就把车停在了阴坞村口,打算走上去。顺便问一名老乡,会拉二胡的管师傅知不知道。她们笑着说,知道呀,这周边村里人都知道。

  沿着小溪往上走,不到五分钟就到了一个大停车场,“山川村”几个大字就在眼前。隐约地听到了悠扬的二胡声,二胡的声音在乐器中识辨度较高,频率接近人声。他们奏的是越剧《红楼梦》选段。走近时,见到三个人,各拉一把二胡,高音低音相互配合,奏出动听的合音。

  一位老者迎了上来,短白发,看起来六十岁左右,脸圆润。我猜想肯定是管师傅。

  之前通过电话,听声音,感觉管师傅年龄并不大,一见面,更证实了自己的猜想。当我问起他年龄时,72岁,还是出乎了意料,外貌明显年轻于实际年龄。

  我开口一提二胡,管师傅马上给我纠正,淳安常见的是越胡,而非二胡。二胡和越胡统称为胡琴。两者略有区别,二胡的琴筒要大些,所用的蛇皮也不同,越胡一般用乌梢蛇的蛇皮,二胡用蟒蛇蛇皮。拉出来的音乐,二胡更加浑厚,而越胡的声音偏高。

  管师傅十几岁开始学木匠,刨、钻、锯、打磨,样样都精通。那时在农村学门手艺就多一条出路,每年农闲时可以帮人家打打家具,赚点钱补贴家用。在奔走各村时,接触的人多了,事也多了,其中就对音乐有了偏爱。当时接触的多为民间传统音乐,淳安农村也有自己的乐器,有锣鼓、笛子和胡琴,最常见的还是胡琴。经常见到一些拉着胡琴走村串巷,为人摸牌算命的人,那如诉如泣的胡琴声,从此在管师傅心里安居下来。

  于是就对胡琴产生了兴趣,起初只是拉着玩。用自己赚的钱买了把二胡,一有闲就拉着玩,看刘天华的书,慢慢地摸索拉二胡的技巧。偶尔二胡出了点小毛病,就试着自己修。有木匠基础的老管,又喜欢琢磨。玩着,修着,胡琴的结构也就了如指掌,成了胡琴专家。

  胡琴的结构并不复杂,可分为琴托、琴筒、琴杆、两个弦轴、拉弓、两根弦,还有两个小部件,一个弦与琴筒交接处,那个叫“马”,弦与琴杆中间用一根线固定,这线也有个名字,叫“千斤”,拉弓上的线叫“马尾”。

  经过几次琢磨,就开始自己学着做胡琴。别看结构简单,做好一把胡琴,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音乐讲究的是律,某一个部件大一点,小一点,都直接影响到音质和音准。

  “做人也一样,要找准自己的位置。”聊着胡琴,管师傅冒出一句话,还着实让我有了感触,“一把胡琴,就像一个家,谁是丈夫,谁是妻子,都有明确的分工,不能乱,这就是律,有了律,弓和弦才能奏出和谐的音。”

  “各人有各人的分工,但还是主次的,一把好的胡琴,琴筒很重要。就像一个家里的主心骨,把家带到哪个层次,全靠它。”

  他边说,边拿出一个成形的琴筒和一个正在加工中的琴筒。

  琴筒是截面为正六边形的筒,所用木材多为本地山上取材,檀木,红木都可用,木质越硬,音质越好。琴筒用料是六片大小一样的木板,每片木板交接处刨成60度斜面,用木胶粘合后,用铁丝或绳线缠绕几匝进行固定,过上三五天,去掉固定的铁丝或绳线,进行刨光,上漆等工序。琴筒在发声的那头,蒙一层蛇皮,只有蛇皮可以让一把胡琴发出悦耳的声音,目前还没有其他材质可取代蛇皮。蛇皮的固定也很有讲究,蒙的时候不能让蛇皮松掉,松了,拉出来音质就难听。

  取蛇皮也有讲究,只能取腹部以后的皮,腹部以前的皮因为蛇进食,有弹性,不能用之蒙胡琴。越胡最好选用乌梢蛇皮,二胡选蟒蛇皮。一条三斤重的蛇可以蒙两把胡琴。

  一把胡琴需要钻三个孔:琴筒上一钻孔,安装琴杆;琴杆上端两个孔,用以安装弦轴。

  琴杆可用常用的木料。最让管师傅乐道的是,他第一把胡琴的琴杆是用一杆废弃的秤杆做的,不想效果还挺好,稍微加工下就能用。

  琴弦选用特定的钢丝,一般的乐器店里都有出售。弦一头固定在琴托上,跨过安装在琴筒上的“马”,另一头分别固定在两个弦轴上。旋转弦轴可调节弦的松紧度和音准。

  弦固定之后,就开始缠“千斤”。千斤,一般选用蚕丝线,这样可以提高胡琴的音质。千斤的绕法有讲究,它既起到音阶固定作用,又可将两根弦分开,将两根弦的间距调到合适位置。太紧太开,都不行。太开,拉起来效果就差;太紧,拉起来不流畅,马尾容易磨损。在拉的时候,在马尾与琴筒接触点加些松香,这样既可增加马尾与弦的摩擦力,又可减少马尾与弦的直接接触,起到保护的作用。

  一把胡琴从选料到最终完成需要一个星期左右,主要时间耗在琴筒的制造上。

  从修琴到自己做琴,管师傅只用了一年多点时间。从十六岁开始学木匠,二十四五岁时做了第一把胡琴。拉着自己做的胡琴,心也跟着音乐一起律动。低沉而悠扬的胡琴声从弄堂里拉响,咿咿呀呀地像是春雨呢喃,浸润着山川村一辈人。在管师傅的胡琴声影响下,王传鑫、王学工、管忠信、管贞呜四人先后开始向管师傅学琴,修琴,做琴。

  如今管师傅的子女都在外,老来闲,就更加痴迷于胡琴。五个人一商议,组成了一支乐队,空闲时拉拉琴,练练手,每次村里有喜事,他们五人都会一起演奏,营造氛围。乐队的胡琴都自己做,自己修。手艺与兴趣的结合,让山川村的琴声更加悠扬。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徐丽 姜智荣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