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何柳青
一到夏日,游泳成为许多市民喜爱的消暑方式。每到傍晚,在千岛湖畔以及游泳池,很多穿着泳衣的市民在戏水,也有不少小孩趁着暑假学习游泳。但泳池的水质如何,也成为市民关心的问题。
泳池中的“高发病”
记者从医院了解到,入夏后因游泳导致的皮肤过敏、眼睛不舒服的市民比平常多了许多。“夏天,女儿最喜欢的运动就是游泳,既锻炼了身体也不会感到闷热。一次游泳耳朵里不小心进了水,当时立马把水给清理干净了。但第二天女儿还是感觉耳朵有点胀痛,也没多管,最近变严重了,去医院看了才知道得了中耳炎。”市民徐女士告诉记者,去泳池游泳最关心泳池的水是否安全,担心泳池不注意消毒,对孩子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除了中耳炎,眼睛分泌物增多、眼睛发红、眼睛发痒也是常见的游泳病,部分市民在游泳后感觉眼睛不适。市民鲁女士说:“游泳的时候我也不带泳镜,嫌太麻烦,这几天眼睛就不舒服了,特别痒,忍不住总去揉眼睛,医生给配了些眼药水。”夏季,各种细菌生长、传播速度快,如果游泳时防护不当,泳池水质不达标,极易导致各种“游泳病。”因此,若在游泳后耳朵、眼睛、皮肤等部位感到不适,应及时就医,切勿等症状严重后再去就医。
“口碑”查信息
今年4月份,浙江省卫生监督所联合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口碑,启动"卫生优选"计划。省卫生监督所委托阿里巴巴口碑公司开发了游泳场所自检互联网公示系统,并在全省推广应用该系统。市民可通过下载口碑APP,或者进入支付宝选择口碑,进入运动健身——游泳,查看关于泳池的信息,如水温、PH值、日平均换水率、泳池游离性余氯、浸脚消毒池游离性余氯。市民可参考相关信息,选择中意的游泳场所。据悉,根据我省对游泳场所自检互联网公示工作要求,8月15日前,所有游泳场所自检互联网公示录入率要达到90%以上。
另外,市民在游泳池游泳时,应戴上泳帽、泳镜以及其它游泳装备。泳帽最好选择颜色鲜艳的,如在水中发生意外,救生员可迅速定位。而佩戴泳镜,可预防眼病。在进入泳池前要对身体进行冲洗,换上干净泳衣。进入泳池后,不在泳池内吐痰、擤鼻涕、小便等等,注意泳池文明。若自身有皮肤过敏、中耳炎、眼部疾病等,就不要游泳了,以免加重病情和传染他人。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刘波 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