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绿色田野 > 致富路上
老姜家翻出的“三本账”
发布时间:2019-01-24

通讯员 徐丽敏/文 记者 方俊勇/摄

展开改革开放的画卷,全国各地都在“大翻新”,而下姜村也有着属于自己的“变形记”,她的蜕变,离不开下姜人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与创造。今天,让我们走进下姜普通农户姜德华的家中,听一听他们家里那些年的那些事……

从“一亩薄田”到“金银遍地”

一说起从前,姜德华的母亲江彩娣就十分激动,“能让我吃顿饱饭,我是死都愿意。”她潸然泪下。从前真的太穷了,家里只有一亩薄田,每年的收成都不定,田地里那些事还是要看老天爷怎么说。有几个年头,洪水冲坏了庄稼,家里的余粮余钱撑不过半个年头,家里男人要在外面干重活,需要吃点干的,我跟孩子只能喝点稀的,可怜了孩子,也经常吃不饱饭,饿得哇哇直哭。为了多生点钱,村里人都兴上山烧炭,山都烧成瘌痢头了,可这日子还是依旧没奔头。

现如今就大不一样了,江彩娣两老依旧干着“庄稼活”,但日子好太多了。2011年,下姜村探索实施土地流转经营,鼓励农民土地流转为集体所有,种植葡萄、草莓、桃子等经济作物。江彩娣说,原本抱着怀疑的态度,但终归是穷日子过怕了,政策也确实诱人,便想着试一试吧,没想到就真的试出了“金疙瘩”来。现在每年不仅能拿到土地的租金,还能到自家地里干活拿工资,年底村里还给分红,这一年到头,至少有3万左右的收入, 闲暇之余,老伴姜林村还操起“旧行当”做篾匠,能再换点钱来。说起这些,江彩娣心里乐开了花。

如今,下姜村85%的土地都实现了流转,累计种植经济作物500亩,实现年产值近千万元,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200余人次。

从“逃离农村”到“回乡创业”

姜德华说,从小他就羡慕城里人斑斓多彩的生活,一直以来他就有个梦想,有朝一日能成为“城里人”,摆脱农民的身份。可在外闯荡多年、事业发展不错的他,近年来乡愁在他心里却越酿越醇,他想回家再当回“农民”。触发他这一想法的,不仅是因为从前颠簸崎岖的回家的路,变成了省级最美公路,更多的还在于家乡这些年日益重现的绿水青山,照见了他从未敢做的富丽乡村之梦。恰逢县里实施下姜及周边地区乡村振兴发展,同时正值4A景区的创建,姜德华觉得机会来了。于是,去年4月,他毅然决定放弃城里的高薪,回乡创业,扎根乡土。

回乡以后,看到游人如织进下姜,民宿生意火爆,但也不是每家每户都能做出各式各样的早餐。搞个早餐配送吧,于是他干起了回乡后的第一份事业。吊吊包、苞芦粿、梳子粿、米羹等当地特色美食,每天准时准点送到村里23家民宿。搞配送,只是第一步,现在的姜德华,正计划着用自己的房子开一家中高档民宿。他深知,现在城里人已经不再迷恋星级酒店,越来越多的游客,更加喜欢富有特色、具有乡土文化的“土房子”,人心在向往回归自然、回归乡村。巧媳妇吴荔萍看姜德华一个人忙得太辛苦,决定一起回家搭把手。同时也搞起了自己的奶茶铺,几个月下来也挣了不少钱。“真是不敢想象啊,在农村也能一边品香甜的奶茶,一边赏枫林港溪的层层涟漪。”她感慨到。

从“生活之序”到“感恩之谱”

小晨茜今年12岁,是姜德华的大女儿,看起来恬静漂亮的她,不仅品学兼优还是班上的小班长,更是学校的小网红。原来,她总是能第一时间发现并约上小伙伴们来“打卡”村里的“新鲜玩意”,从石头画铺到剪纸艺术馆,从水上游乐场到岸边的移动书柜,从“讨打的麻糍”店到广场的“无人售货摊”,都是伙伴们周末常去的好地方。现在,她们的下一个“秘密基地”下姜图书馆也即将落成,伙伴们又会有新的计划……这些年来,下姜的发展变化带来旅游业态的丰富,不仅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更让村里孩子们萌生出无限的玩法,也带给这些小家伙们新的体验和视野。

小女儿晨艺刚出生不久,还是襁褓里嗷嗷待哺的婴儿,吴荔萍却天天嘟囔着跟孩子说些什么。她希望孩子从小能唱下姜“乡村歌”,能讲下姜“红故事”,能念下姜“三字经”。能记住下姜从“穷山村”到“绿富美”这一路的历史变迁,能体会下姜的“绿”生态中孕育出来的“红”文化,能感恩先辈的奉献与创造,社会的关心与关怀,以及国家给予下姜的深情厚谊。

看似普通的农家,却映照出下姜人耕种、生活、奋斗的历史,以及恬静温馨的幸福时光。最让人感动的,来自岁月、来自土地、来自乡愁、来自民间,也来自世代的奋斗和时代的机遇。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刘波 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