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睦州文苑 > 民俗民艺 > 史海钩沉
永远的徐畛
发布时间:2019-10-25 10:00:30

王丰

淳安,有“文献名邦”之誉。在这块有着一千八百余年悠久历史的土地上,孕育了无数的名士风流,元末明初著名戏剧家徐畛就是其中之一。

徐畛,字仲由,号巢松病叟,生于元至顺年间(1330年),明洪武十四年秀才,以文章著名于时,闻达于诸侯。到藩省以诗文投藩省王公,后力辞归回故里,终年隐居不仕,以游山玩水、赋诗饮酒度日。

自古名士多忧国,徐畛是性情中人,书读到至极处,就催生了心中的一种善意,报国安民,展示志向。他目睹社会黑暗,仕途险恶,以纵情山水,寄托酒诗,戏曲为乐,隐忍住内心深处的忧国忧民情感。

元末明初,社会风气不淳,为争夺财产出现“兄弟阋墙”、“同室操戈”这种社会不和谐之现象。所以,读书出身的徐畛继承孔老夫子的“兄友”、“弟悌”等道德规范,以维持兄弟之间的和谐,净化社会空气为己任。用他那饱蘸浓墨笔,创作改编了流传千古的《杀狗记》。

有理论说,艺术总是源于人们心理上的不满足。如果这种理论有道理,那么徐畛的不满足则有着孔老夫子思想,对当时社会不和谐的一种不满足。从心理学的艺术理论中也得到一种解释:艺术家之所以描写人世间的丑美,正是因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对丑的憎恶和对美的追求得不到满意。越是憎恶丑,越是追求美,越要倾心为之。

在中国戏剧史和文学史上,“荆、刘、拜、杀”这四出戏人人耳熟能详。它们是元末明初盛行的四大南戏:《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

《荆钗记》描写夫妻忠贞坚守的故事,写宋代文人王十朋与妻子钱玉莲“贫相守、富相连、心不变”的婚姻故事。《白兔记》是强烈展示离乱之苦的戏,通过后汉开国皇帝刘知远与李三娘悲欢离合的故事,表明了“贫者休妻轻相弃,否极终有泰时,留与人间作语题”的创作意图。《拜月亭》以金末动乱为背景,描述了蒋世隆和王端兰、陀满兴福和蒋瑞莲两对年轻人在乱世中流离失所,历经磨难,最终结为夫妻的离合悲欢故事。有戏剧理论家评价说:《杀狗记》无论从内容还是在形式上都比上述三个戏萎弱的多。我们且不去评价理论家的说法公平、客观、中肯与否,单就从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戏剧史编辑内容和需要来说,如果哪一部文学史、戏剧史缺编了徐畛的《杀狗记》,那么这部文学史和戏剧史便不成其为一部完美的文学史和戏剧史。所以,无论是谁要编写文学史或戏剧史,他选编的内容和标准如何,《杀狗记》是为必选。

《杀狗记》全剧36出,描写东京人孙华、孙荣兄弟俩,父母双亡。孙华是个纨袴子弟,与无赖柳龙卿、胡子传结为酒肉朋友,终日在外面花天酒地,吃喝玩乐。弟孙荣知书识礼,见兄长不思上进,便屡加劝谏。因柳、胡二人从中挑拨,孙华不仅不听劝谏,反而将孙荣逐出家门。孙荣无奈,只得在破窑内安身。

一日大雪,孙华与柳、胡喝醉酒后半夜回家,途中跌倒在雪地上,柳、胡不但不救,反而窃取了孙华身上的羊脂玉环和宝钞,扬长而去。幸遇孙荣经过,将孙华背回家中。而孙华不但不感兄弟救命之恩,醒来后不见了身上的玉环和宝钞,反诬孙荣偷去,便把孙荣打了一顿,又赶了出去。孙华妻子杨月真贤淑聪慧,见丈夫听信柳、胡,执迷不悟,便想出一条计策,向邻居买来一只狗,杀死后穿上人的衣服,假作人尸,放在后门口。

待孙华半夜酒醉回家时,发现了死狗,以为是死人,恐惹人命官司,求杨氏处置。杨氏要他去找柳、胡来帮忙,将“人尸”移到别处掩埋。而柳、胡都不肯帮忙。杨氏又让孙华去找兄弟孙荣帮助。孙荣念兄弟手足之情,不计前嫌,欣然帮助哥哥将“人尸”搬到别处。柳、胡二人不但不肯帮忙,反而去官府告发孙华杀人移尸。这时杨月真说明杀狗劝夫的真相,经官府勘验,果是一条死狗,案情大白,使孙华看清了柳、胡二人的真面目,悔悟自己的错误,终与孙荣和好。

这出戏对封建宗法制家庭内部的矛盾和封建家长的专横暴虐有所揭露。作品提倡“亲睦为本”、“孝友为先”、“妻贤夫祸少”,维护封建伦常秩序。剧本语言通俗、质朴,具有民间文艺的特色。剧中比较成功地刻画了柳龙卿、胡子传的无赖相,对酒肉朋友之间的种种欺诈行径,描绘得颇为生动。

欧洲十七、八世纪的理性主义哲学家们试图证明,人之所以为人,是由于人有理性并且能够以理性的方式存在。所以理性才是人的多种属性中最有价值和最值得尊重的品格,也就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们觉得的“人因为有伦理道德才成其为人。”《杀狗记》中,弟弟能舍命救哥哥,弟弟的伦理道德已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了。

戏剧创作似乎有一个模式,特别是中国的戏剧要接受平民百姓的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神灵若不报应,积善不如积恶”的评判。所以,中国的戏剧大部分都有个做恶的得到报应惩治的结局。但徐畛《杀狗记》中的哥哥却逃避了这一轮,可见剧作家徐畛创作思维与他人之不同,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徐畛的艺术水平。

徐畛,不仅创作了《杀狗记》,还有剧作《王文举月夜追倩魂》《柳文直元旦贺升平》等,只可惜已失传。在创作戏剧的同时他还著有诗文,如《巢松集》等。他也曾自谓“吾诗文未足品藻,唯传奇词曲,不多让古人”。

徐畛,一代戏剧家已远离我们而去,令人追念。

好在文学史和戏剧史会永远给这位戏剧作家留下页面。

还有后人那前赴后继的研究,如:《文献》杂志《杀狗记》版本考略;《戏曲研究》的《杀狗记》古俗考;《文化遗产》有《杀狗记》徐畛用名考辨等。

徐畛若在天有灵,应感欣慰。

千岛湖新闻网  编辑:刘波  于一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

视界千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