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国内新闻 > 时政要闻
浙江省举行优秀教师表彰会 这5位教师代表的发言感人肺腑
发布时间:2019-09-11 08:59:52

9月10日,第35个教师节。下午,我省举行庆祝第35个教师节暨优秀教师表彰会。现场,除了宣读2019年浙江省杰出教师表彰文件、为2019年浙江省杰出教师颁奖外,5位优秀教师代表还作了精彩演讲,台上情真意切,台下掌声雷动,大家都在为这些优秀教师点赞!

浙江大学教师汪自强

浙江大学汪自强:奉献“三农”是我的一生追求

我是浙江大学农学院的一名教师。2005年响应组织号召,作为浙江省第三批科技特派员,我到泰顺县工作,在科技特派员岗位上一干就是15年,从原先只服务万排乡的个人特派员,成为了全县的特派员联络组组长,还担任了泰顺县省市科技特派员临时党支部书记。

科技特派员一年一换,我去的时候,乡里的农民也都戴着有色眼镜看我这个新特派员,认为我也是干不长的。入驻后10多天时间里,我就走遍了全乡4个行政村,7个自然村。之后又进农户,入合作社,访茶农,谈产业发展,通过与农民的交流,想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力所能及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慢慢地与当地农民成了朋友。刚去的时候,他们称我为“汪博士”,过了一段时间,变为“汪教授”,再后来是“汪老师”,最后干脆叫“老汪”了。

  科技推广工作,不仅要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而且要将老师的特点发挥好。十多年来,我为泰顺引进130多种农作物、水果、蔬菜等新品种,作为项目技术负责人,实施完成了枇杷栽培、稻田养鱼等多个项目,并参与了泰顺县“全国富民强镇项目——茶叶提质增效”等多个项目申报,争取到了资金支持。在万排乡建立了以繁育种子种苗为主的基地。为了让农民懂科学、用科学,我先后举办有专业特点的大小培训班、科普讲座50多场次,大规模的有全县560多人的“新农村和生态建设讲座”;2018年在乡村巡回讲座“乡村振兴”17场次。培养了3位当地的“科技二传手”和一批农民“徒弟”。

当地人给了我一个“科技财神爷”的美称,我认为他们表达的其实就是对科技知识的一种渴望。受到农民的欢迎、认可,是科技特派员价值的体现。

别人问我为什么对农业科技特派员工作情有独钟?我的答案是,我的“初心”在农。我学的是农学,教的是农学,田里长的东西,都跟我的专业有关。15年的实践,让我深深感到,教师深入基层、服务社会大有可为。农村是我们教师发挥才干的大舞台,我将不辜负组织的厚爱,继续努力服务“三农”,同时也希望更多的教师结合自身优势,为乡村振兴战略,贡献智慧和力量。

舟山职业技术学校教师张赛芬

舟山职业技术学校张赛芬:丹心一片,愿做职业教育的点灯人

1997年我通过进城考试调入了舟山职业技术学校——一个充满生机但在当时并不被人们看好的新的教育领域。

从到舟职技校报到的第一天开始,直到现在,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而且是入学分数低甚至不需要分数的男生班的班主任,这一当就是22年,从当初一个班到后来2个班、3个班甚至4个班,我已深深爱上了职校班主任工作。

众所周知,很多家长是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才把孩子送到职校读书。有的认为孩子不会读书,只能选择职校;有的认为孩子很叛逆,管不了,放到社会不放心,就暂时把教育责任全推给学校;还有的家庭父亲角色缺位,母亲角色错位,出现许多不良问题。要把这些孩子教育好,我还必须点亮家长的心灯。

小郑同学初中沉迷游戏,中考成绩不理想,家长对其完全失去了信心和希望。进入我班后,我发现该生动手能力非常强,就鼓励他参加装配钳工技能比赛,我作为场外教练一直关注着他技能进展情况,并及时给予其心理疏导。双休日去他家家访,引导家长正确认识职业教育,一起鼓励孩子学好专业技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家校携手,小郑同学对未来充满信心,训练刻苦,2012年获得浙江省技能比赛二等奖,2013年被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录取,2016年毕业后考到上海铁路局工作,目前担任上海铁路局南翔动车所团支部书记。

2018年10月,我积极响应东西部教育扶贫的号召,与其他9位教师一起赴四川达州开启为期一个月的支教。在这个1个月里,我通过对青年教师结对指导、主题班会课和心理活动课展示、如何做好班主任专题讲座、班主任工作坊坐诊、结对问题班级做好临时班主任、指导学生参加诵读经典比赛等形式,为当地教育带来了新理念、新方式。

2018年11月,宣汉职业中专30名学生到我校培训学习一年,我又义无反顾地担任了该班班主任。通过以文化养人、以活动育人,让所有孩子绽放着生命的光彩。我成为了达州学子共同的舟山妈妈,同时我也意外的成为了东西部劳务合作的牵线人。 

浙江工业大学程惠芳:牢记教书育人使命 为人民教育事业而努力奋斗

40多年的大学教师生涯,我始终牢记教书育人的初心,努力履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和使命。

探索复合型工业外贸人才培养模式,我努力为浙江民营企业培养优秀外经贸人才。1988年中国外贸体制改革,浙江企业急需大批外贸人才。我作为浙工大“3+2”工业外贸专业建设负责人,积极探索复合型工业外贸人才培养模式,毕业生得到企业和社会广泛好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成为国家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该专业已经培养32届学生,累计培养3000余人,其中第一届1985工业外贸(3+2)57名毕业生,大部分已经成为各类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和高管。

浙江工业大学程惠芳

  探索国际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我积极为“一带一路”和开放经济培养优秀国际人才。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国全方位开放需要大批国际化人才。2002年我与利兹贝克特大学提出联合培养《国际贸易与金融》硕士研究生项目,2003年获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招生,截止目前已经培养了500余名研究生。2013年以来国际化人才培养中,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非洲国家招收留学生190多人,硕士和博士留学生32人,助力“一带一路”发展。

  探索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我培养学生“党和国家需求就是我们的追求”的理念。我把课题研究与教书育人紧密结合,引领硕士生、博士生和部分本科生参加课题讨论和调查研究,让学生了解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了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和严峻挑战,了解世界经济变化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更让学生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繁荣富强来之不易。我的体会是学生参与课题研究越深入,对民族和国家的热爱就越深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越自信,对“党和国家需求就是我们的追求”就更加认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能提高学生的家国情怀,为国分忧、为国奉献的担当精神。

  40余年的教学科研工作使我的人生充实和自信。40余年的教师生涯使我体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自豪和自律。在伟大的新时代,我将始终不忘从教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努力为祖国、为浙江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光和热。

永嘉鹤盛镇中心小学校长李送国

永嘉县鹤盛镇中心小学校长李送国:奋起防台救灾 确保如期开学

我现在工作的鹤盛镇中心小学地处永嘉北部山区、楠溪江上游,地理位置偏僻,但依山傍水,环境优美。

今年8月9日,第9号超强台风“利奇马”正面袭击永嘉县。这是1951年以来影响我县综合致灾强度最强的台风。虽然正值暑假,我接到防台命令后,立即召集学校中层干部返校,对可能遭受水淹的财物进行转移,对所有的门窗进行封闭加固,一直忙到深夜12点。

10日凌晨3点40分,汹涌的洪水冲垮了鹤盛大桥,洪水倒灌校园,学校水位猛涨至80公分,顷刻间整个校园水漫金山。

强风猛烈吹刮,洪水疯狂肆虐,沉重的校门也经不住洪水的冲击,轰然倒地。为防止校外垃圾杂物涌入校园,我和同事一起直接冲入水中,手拉手,慢慢地向学校大门口靠近。我们已经无法在急流中正常行走,几次摔倒在洪水之中,20米的路程,我们足足摸索前行了十几分钟,终于拉起了校园大门。

很快,校园水位已涨到1.7米,已高于我的身高,我和抢险人员被困于教学楼中。四周是猛烈的洪水和强劲的台风,我们在黑暗中彻夜未眠,整夜未休,只能吃着方便面充饥,直到第二天消防队驾驶冲锋舟将我们救出。

此时,我想起我的老家,肯定也发生了天灾悲剧,我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我的许多亲人住在那里,他们情况怎么样?我反复打电话,但总是打不通。有位老师劝我说:“李校长,你还是回去看一看吧,学校里还有我们在呢。”但作为一校之长,在学校抗洪救灾最需要我的时候,又怎能离开岗位呢?我只能委托弟弟先去亲人家里了解情况

不久,噩耗传来:我的姑妈、妹夫和老婆的嫂子三个人都在洪灾中不幸遇难,姑夫受伤在县人民医院抢救。我顿时惊呆了,半天回不过神来,一时间,悲痛一阵阵涌上心头。

但灾情就是命令。我忍住心中的悲痛与牵挂,坚守在学校,因为我知道灾后重建更是一场硬战。风止雨停,洪水渐渐消退,原本干净亮丽的操场上堆积了足足15公分厚的淤泥,原本放在学校大门口的两盆巨大铁树被冲到了花坛中央,校园里到处都是玻璃碎片和垃圾。我当机立断,灾后自救,恢复校园。我带领学校班子成员及党员教师,义无反顾地投身校园灾后清淤、清洗、消毒和修缮工作。没水,我们打水挑水;缺工具,我们徒手扒泥,好多位老师因此受伤。我在抢险时,一枚铁钉刺进鞋底,戳伤脚心,疼痛得厉害,但我坚持穿着雨鞋,拉着消防水管,咬着牙坚持冲洗场地。

期间,我接到上级指示,要我回家帮助做好3位遇难亲人遗体火化和家属思想安抚工作。但我真的走不开,再次委托弟弟护送妹夫遗体去火化,并做好其余2位遇难亲人的家属安抚善后工作。我坚守在校园,组织全体教师顶着烈日高温,一鼓作气,开展自救。

秋季开学临近,一定要确保学校快速恢复,确保秋季正常开学。我带领教师一直坚持,24小时值班救灾,通宵达旦进行灾后清理。全校上下同心协力,终于,8月25日达到了开学条件。在秋季开学时,看着渐渐恢复原貌的校园,看着如期走入校园学习的孩子,我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但想起亲人的离去,我心里充满了遗憾、悲伤和愧疚。

在灾后自救工作中,直面台风留下的满目疮痍,我们永嘉教育人尤其是广大党员干部奋勇在前、全力以赴,在狂风暴雨中坚守岗位;撸起袖子、卷起裤腿,排查校园隐患,重建和美校园……留下了一个个感人的瞬间,一幕幕凝聚的真情。

象山县高塘学校谢振华

象山县高塘学校谢振华:让年轮转动 使生命精彩

1996年8月,21岁的我成了一名教师,转眼,在这里已经度过了24个年头,妻子陪我住了18年的寝室,女儿让寝室充满了13年的欢笑,有18个大年夜我都在学校守着。我想,不管以后身在哪里,这里都会是我最难忘的回忆。

坦诚地说,24年的海岛生活,我也曾经迷茫过、纠结过,彷徨过。因为,我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也会有追求功利的心,谁不想往高处走?但,还好,今天我还留在这个我热爱的海岛之上,和近百名老师一起,跟1500名孩子一道,追逐着梦想。

我21岁那年,毕业,分配。如果说,小时候对教师的敬仰是一颗种子,那工作后,海岛老教师们的言行事迹,就是这颗种子生长的动力和源泉。那村村有学校的故事,那县里开会要自带被子的故事,那一班几个年级的复式教学故事,无不深深吸引着我,激励着我,鞭策着我!我要像他们一样,做一个海岛教师!

海岛学校什么最难?留人难!留住好教师更难!2014年8月,好不容易招聘的一位新老师因路远要辞职,我开车狂奔向教育局,却在最后红绿灯处被人追尾。看着瘪进去的后车门和对方无损的车头,我说:“算了!急事!各修各的!”见到新老师一家,请他们吃饭、拉家常,诚邀留下。最后,却在抱歉声中看着他们离开。第二天我还成了交通肇事逃逸,那一刻我唯一感受:人财两空。为留住老师,我向高塘岛乡当地政府争取每年35万的培养基金和提高到100万奖励资金,为老师争取更多的职称晋升机会,也和老师一起烧烤踏青,一起在晚会中载歌载舞,尽己所能,让高塘教师聚成一团火。

天道酬勤!近年来,高塘的骨干教师、名师人数创新高,县、市教坛新秀获奖创新高,教师论文、课题获奖创新高,教学质量也在创新高,教育得到当地老百姓的认可,生源流失严重的现象得到了遏制,7年来,学校小升初仅流失20余名学生,2017年,2018和2019年各流失1人。我们做到了“让教育服务一方”,学校教育被称为“高塘现象”,但我更愿称它为“海岛精神”。我和我的老师一起体验了成功和自豪。

我相信:用爱铺路,用心引领,若有光芒,必有远方。其实,我不能保证,一辈子在这停留,但我可以承诺:只要在这里一天,我就会用爱,用心,尽己所能,用生命的年轮,带动乡村教育的一片云,照亮海岛教育的一片海。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千岛湖新闻网 责任编辑:徐满萍

掌上千岛湖

掌上千岛湖

微千岛湖

微千岛湖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千岛湖新闻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湖新闻
三分钟语音版

千岛GO购

千岛GO购

媒美购

媒美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