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界千岛湖

快·准·活·美

点击打开
您当前的位置: 新闻中心 > 时政要闻
援鄂医疗队陆续返回 而她依然坚守武汉“防疫”一线
发布时间:2020-04-12 20:36:00

4月8日凌晨,武汉正式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有序恢复对外交通。3月下旬,各省援汉医疗队陆续返回,但杭师大医学院博士生李静在武汉的工作并没有结束,“解封后,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她和中央指导组的同事们当天一直开会到深夜,研究武汉解封后的工作安排。

李静(左二)在雷神山医院重症监护病区了解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医疗救治工作.jpg

李静(左二)在雷神山医院重症监护病区了解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医疗救治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刚暴发时,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医疗资源处挂职的李静参与中央指导组医疗救治组工作,和同事们一起负责统筹调配全国优质医疗资源,调集优秀医务人员驰援湖北,并一同研究优化诊疗方案,为救助新冠肺炎患者提供支撑。

在她的导师、杭师大副校长杨磊看来,李静是个勤奋认真的学生。入学以来,她研读文献,积极参加团队定期的学术研讨活动,还参与了杨磊主持的《杭州市健康城市发展的评价与规划》课题组工作。

“她的研究方向是‘治未病与健康管理’服务体系与政策研究,与这次支援武汉所承担的工作契合度比较高。有机会作为中央指导组成员参与应对国家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相关工作,对她经验积累和专业研究一定会有很大的帮助。”在杨磊看来,这更是一次锤炼党性、体现作为一名健康管理工作者强烈使命感的时机,“而李静表现得很出色。”

李静陪同领导赴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现场调研恢复医疗秩序工作.jpg

李静陪同领导赴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现场调研恢复医疗秩序工作

春节期间,李静没有休假,一直在北京,从全国调派大量的医护人员支援湖北、武汉是他们当时最紧急的事情。李静和同事们分头联系各省市卫健委,重点调派呼吸科、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赴湖北支援。本端记者了解到,最忙的时候,她一天要接打近100个电话,从人员配备到物资装备,一切“食、宿、住、行”都要考虑周全,那些天她很少有时间睡觉。

高强度的工作,加上睡眠不足,在办公室“驻扎”了一个多星期的李静突然累倒了。“当时非常紧张,生怕自己‘中招’了。”李静告诉本端记者,幸好后来经核酸检测确定为阴性,确定不是新冠肺炎才放心。排除感染“新冠肺炎”后,李静也没有休息,主动要求马上回到工作岗位。“同事们都在拼命工作,自己怎么能退缩。”李静说。

2月4日晚,因工作需要,李静随同事坐了8个小时火车,星夜驰援武汉,充实救援力量。

李静.jpg

李静在雷神山医院送别医疗队时留影纪念

在武汉期间,李静主要工作是走访医院采集数据,做好“重症病人”资料的汇总以及死亡病例的研讨等工作。来回奔波于各大重症定点收治医院间,必然面临较大的感染风险,但李静和她的同事们完全顾不到这些。“汇总每日重症病例巡查情况,组织死亡病例讨论,形成更多有益的经验,从而惠及患者,降低重症、危重症患者的病亡率,意义重大。”她说。为此,每天工作到凌晨2、3点,是常态。杭师大的导师、辅导员关心、联系她,也往往只能在每天晚上12点左右,匆匆聊上几句,道一声保重身体。

“武汉虽然解封了,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本端记者联系上李静时,也已经是晚上的10点多。她告诉本端记者,此前,她和同事先后安排了4万多名医疗队员撤离,并协调处理医院接管交接患者等事宜。接下去,她和同事们还要进一步掌握了解定点医院患者救治情况、帮助非定点医院恢复正常的医疗秩序……

“看到武汉的苏醒,很幸运,我会和指导组的同事们一同坚持到最后。”李静告诉本端记者,希望胜利早日到来,早日回到湿地书院,在杭师大继续她的求学之路。

而在杭师大,导师杨磊一直和李静保持着联系,并不断为她的博士论文进行谋划。“结合她的工作实际,梳理和提炼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理论、举措和经验,并总结中国历代疫情防治的成败经验及教训,为构建我国新时代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供思路,将会是一个不错的选题。”杨磊教授表示,希望李静在做好本职工作,体现一名中共党员该有的先锋性的同时,不忘博士研究生的身份,专注专业,用学术的思维思考指导工作。

“不是一线的医生,但李静作为一名医学专业的博士,体现了医者的担当和作为,是我们的榜样。”杭师大医学院博士尹小雨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千岛湖新闻网 责任编辑:姜智荣

淳安发布

淳安发布

视界千岛湖

视界千岛湖